繼10月23日達成停火協議之後,利比亞兩個對立政權的軍事官員自11月2日起展開會議,商討協議執行事宜,這也是雙方首度在利比亞本土進行的協商。在首日的會議結束之後,聯合國利比亞代理特使威廉斯(Stephanie Williams)表示當日「有很多進展」,她甚至認為「這些軍官們的勇氣和決心⋯⋯足以當作政治課堂上的範例」。
2005年利比亞強人格達費(Moammar Gadhafi)出於漁業利益的考量,片面宣布將領海範圍由12海哩改為74海哩,自此義大利西西里島的漁民便經常遭到利比亞海防侵擾。9月1日又有4艘西西里島漁船航行到距利比亞班加西(Benghazi)35海哩處遭利比亞海防攔截,其中兩艘船逃脫,餘下兩艘船上共18人被扣留。
週五(8 月 21 日)利比亞境內分立的兩個政權分別宣布因選舉將近而停火,這項「協議」獲得聯合國的歡迎。國際上對雙方的停火「協議」普遍表示歡迎,不過關注阿拉伯世界的《阿拉伯週刊》則指出,停火引發了廣泛的樂觀情緒,但「魔鬼藏身在細節裡」,在實際執行的層面上可能還有其他的問題。
利比亞全國團結政府在5月才從利比亞國民軍手中奪回的瓦迪亞空軍基地(Al-Watiya)遭到戰機攻擊。利比亞國民軍方面指稱戰機「來源不明」,不過一般相信應該是利比亞國民軍的攻擊。瓦迪亞是土耳其與利比亞全國團結政府正在洽談要供土耳其使用的兩個軍事基地之一。
週三(6 月 17 日)北約國防部長級視訊會議上,法國國防部長揭露數週前所轄海軍艦艇為了落實聯合國對利比亞施行武器禁運的政策,登船攔檢一艘可疑貨輪時,竟遭同屬北約盟國的土耳其軍艦雷達鎖定多達三次。因此對土耳其提出強烈譴責。這項訊息不啻讓法、土兩國對利比亞內戰所抱持的不同立場,悄然浮上檯面。
美國和土耳其達成共識,要促成利比亞「政治解決」,6月1日聯合國宣布好消息:利比亞全國團結政府和國民軍同意重啟停火談判。但卻有媒體報導利比亞外交部表態,要收復全境,不跟哈夫塔談判。美軍非洲司令部表示,俄羅斯有軍機經過伊朗和敘利亞飛往利比亞,降在哈夫塔的利比亞國民軍的朱佛拉空軍基地(al-Jufra air base)。
美國非洲司令部(Africom)在5月26日出面指稱,俄羅斯空軍近來派遣第四代戰機前往利比亞,協助利比亞國民軍(LNA)領導人哈夫塔(Khalifa Haftar)對抗利比亞全國團結政府(GNA)。這些戰機離開俄羅斯後,先前往敘利亞重新塗裝以掩人耳目,然後前往利比亞加入傭兵組織華格納集團(Wagner Group)。
過去數週利比亞全國團結政府(GNA)在土耳其的軍事支持下,在與東部軍閥哈夫塔(Khalifa Haftar)的利比亞國民軍(LNA)交戰中佔了上風,而5月23日美國總統川普為此致電土耳其總統艾爾段(Tayyip Erdogan),就外國勢力干預利比亞局勢對艾爾段提出「儘速緩和衝突」的要求。
利比亞國民軍(Libyan National Army,LNA)在利比亞東、南方佔據大片領土,該組織領導人哈夫塔(Khalifa Haftar)在週一(4 月 27 日)宣佈自己受到民眾擁護,將肩負起領導國家的歷史任務,同時宣稱自己的合法性承繼自 2014 年以東利比亞為基礎所選出的國會。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對俄新社記者表示,克里姆林宮積極評價柏林利比亞問題國際會議,認為朝向爭端解決的重要一步已邁出,現在將在聯合國主導下繼續開展工作。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