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總統的一中政策與兩制說法 by Translation Matters 翻譯有要緊2023-03-182023-03-18 捷克新任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在 1 月 28 日以壓倒性票數從大選中勝出,台捷兩國關係在總統通話的這一刻又來到了新高點,讓兩國人民現在是既興奮又期待更進一步的關係發展。自帕維爾總統當選以來的新聞報導中,在帕維爾支持的對中政策和對台政策方面出現細微的報導分歧,很容易轉換層次愈多偏離原意愈多。
曾前往美國監控台獨聯盟的黃國書 by 邱 萬興2023-03-152023-03-17 台灣在戒嚴時期,國民黨政府用「戒嚴令」來威脅恐嚇台灣人民。白色恐怖時期,從事台獨運動者去衝撞台獨禁忌,往往就是換來十年以上牢獄之災,甚至於失去性命。國民黨怕鬆動他的威權統治基礎,用「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懲治叛亂條例」,繼續壓制著獨派人士,黨國的情治單位運用線民滲透到各社運組織與黨外公職服務處。請黃國書告訴我們,你在當黨國情治系統的線民時, 寫了多少台獨聯盟人士與黑名單報告? 領了多少密告台獨聯盟高額獎金津貼?
【林雨蒼】從火山布雷系統謠言來看國民黨如何造謠 by 林 雨蒼2023-01-302023-01-30 在 2022 年尾的時候,一則美國出售火山布雷系統的文章引發了中國國防部的回應。緊接在後,從親中的紅媒中天新聞,到國民黨的政治人物,不斷接力批評這個布雷系統。但歸納國民黨的論述,就能發現,其實這些論述有不少漏洞。這些論述的問題大致分為四個層面:混淆定義、錯誤推論、錯置因果關係、渲染情緒。透過這四大方向的問題,他們試圖讓錯誤的結論深植於人心。
【邱萬興】馬英九偷拍事件&珍貴現場照片 by 邱 萬興2023-01-282023-01-29 1970 年海外的台灣留學生,還是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在美國校園內充斥著國民黨培養的職業學生,隨時向台灣打小報告,讓你列入「黑名單」,回不了台灣。「黑名單」是國民黨以違反人權的手段對付海外異議分子返台,許多海外台灣人無法獲得返台加簽,從此有家歸不得,長年飄零世界各地。
小笠原欣幸:從 2022 地方選舉看台灣民主的優勢 by 陳怡菱2023-01-272023-02-04 2022 年 11 月底台灣舉行了九合一地方選舉,民進黨敗北,蔡英文總統辭去兼任黨主席。看到這樣的結果,日本方面悄悄談論著台灣面臨民主危機,也有報導將這次選舉定位為 2024 總統大選的前哨戰,但這都不對。從這次選舉看到的台灣民主的本質是⋯⋯
【宋承恩】《不投降承諾書》之辨正 by 宋承恩2022-11-182022-11-18 自從民間團體推動簽署《不投降承諾書》以來,各方政治人物對此多所爭議,雜音甚多。有的推說沒有強制力、沒有意義而拒簽;比較直白的說這運動「很白痴」,詞窮無法迴避時則粗暴地叫人「去死」。本文將很誠實地討論《不投降承諾書》簽署運動的意義。本文主張這個運動是審酌內外情勢,正面嚴肅地對應台灣當前的安全威脅。
【蕭良嶼】台灣準備迎戰入侵: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眼中的台海現狀 by 蕭良嶼2022-11-102022-11-10 2022 年 12 月,超過 165 年歷史的《大西洋雜誌》即將在實體印刷版雜誌中刊登一份極具份量的專題長文,標題為〈台灣準備迎戰入侵〉。作者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任內的副國家安全顧問跟演講撰稿人班.羅德斯(Ben Rhodes)。
軟實力天平的兩端 —— 美國和中國贏得人心之戰 by 謝時2022-08-202022-08-20 隨著美中地緣政治競爭日趨激烈,以文化、教育及價值觀作為影響力手段的軟實力戰略,儼然成為雙方近年角力交鋒的關鍵戰場之一。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列普尼科娃近期在《外交事務》撰文剖析,美中兩國如何透過截然不同的軟實力戰略,企圖爭取各國民心,以鞏固各自的國際地位。
【林雨蒼】便宜的電費,是台灣邁向淨零路上的障礙 by 林 雨蒼2022-07-232022-07-23 在淨零減碳的趨勢下,台灣的電價一直是淨零轉型的一大障礙。跟許多國家比較,台灣的電價便宜許多。過往,台灣利用便宜的電價以發展工業,但在台灣人習慣便宜電價之後,每次上漲電價,總會成為政治對手炒作的標的,使執政黨很難決定上漲電價。
【宋承恩】爭議的豈只是台灣海峽法律地位?中國正吹響進犯台灣的號角! by 宋承恩2022-07-132022-07-14 中國「指稱台灣海峽是內海的說法」為什麼沒有道理?國民黨的說法為何又如此反覆?國際法專家宋承恩認為:爭議的豈只是台灣海峽法律地位?中國正吹響進犯台灣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