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良嶼】反對桃園神社供奉日本神祇的人要不要也把全台灣的耶穌像都拆掉? by 蕭良嶼2023-03-142023-03-14 現在通稱為「桃園神社」的「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具有高度文化價值,並在 1994 年被認定為三級古蹟。這一切都導致了它現在遭到部分「精神上中國人」大肆詆毀,桃園神社打從一開始就是奉祀日本神祇的日本神社,但精神上中國人選擇否認此一事實,而堅持它只能是毫無吸引力的「忠烈祠」,否則就是「棄祖背宗」。
【劉以正】狗熊到英雄 效法美軍 翻轉台灣國防敘事 by 劉以正2023-03-112023-03-21 台灣國軍近期發生一系列事件浮上媒體,在這一系列共諜與娃娃兵團的話題背後雖然各方目的不一,最後國軍形象與社會信任受損恐是不爭的事實。國軍需要重視新聞處理工作,並在公共關係上化被動為主動,建立自己的敘事。
【蕭良嶼】日經新聞「九成台灣軍官都投共,外省人壟斷幹部職」報導的真實與虛妄 by 蕭良嶼2023-03-072023-03-07 《日本經濟新聞》(以下簡稱日經新聞)於 2 月 28 日推出《迫真 台灣不為人知的一面》(ルポ迫真 台湾、知られざる素顔)系列報導,其中列為首篇的〈「就算這樣還是愛舔中」 台灣軍方隱藏的死角〉(「それでも中国が好きだ」 台湾軍に潜む死角)在台灣引起軒然大波。
【劉以正】《2023 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美國如何強化台灣國防 by 劉以正2023-03-052023-03-13 美國總統拜登已於 12 月 23 日(五)簽署《2023 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 2023),其中有多處針對台灣的條文,也為未來的台美互動關係設下了新的目標。內容更包含了提供軍事援助、加強與台灣軍事合作以及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等等重大項目。但是目前仿間對於《2023 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多注重在援助金額、是否無償、是否撥款等等;以下本文將會為大家分析《2023 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當中值得注意的章節。
【洪仁宇】淺譯「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 by 洪仁宇2023-02-282023-02-28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屆滿一年。中國外交部終於在開戰周年後,公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正式表達中國對俄烏戰爭的官方看法。即便中國在立場中對烏克蘭提出了調停、人道援助、重建等善後措施,但中國一如俄羅斯,野蠻強權的善意與保證,從來就不可依恃。對無時無刻不承受中國威脅的台灣來說,俄烏戰爭不僅僅是借鏡,更是警惕。
【蕭良嶼】威權體制的黑手:1980二二八林宅血案與中國胡鑫宇失蹤案 by 蕭良嶼2023-02-272023-02-27 2022 年 10 月 14 日,這天是個星期五。江西致遠中學的高一生胡鑫宇,晚自習點名時未到,班主任通報並發動搜索後,直到晚間 11 點多,都未見胡的蹤跡,調出監視器,只發現了胡鑫宇約近六點時離開宿舍時的身影。隔天報案後,校方費事抽乾校內水塘,後來也組織搜救隊伍大舉搜山,都沒能發現胡鑫宇無論生死的人或屍。
【劉以正】台灣應該討論抵抗:國際現實如何讓抵抗作戰重新浮上檯面 by 劉以正2023-02-242023-02-24 最近烏克蘭在抵抗俄羅斯方面有些成功的案例,這是因為烏克蘭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抵抗作戰概念(Resistance Operating Concept),根據烏克蘭的戰略縱深、人口特性以及和北約的合作,並在被佔領區域配合特種部隊展開了一系列的抵抗作戰,使得俄羅斯佔領烏克蘭的成本變得十分高昂。考慮到抵抗作戰在不對稱作戰上有著諸多尚待開發的潛力,因此我們應該嚴肅地討論在台灣進行抵抗作戰的可能性。
【蕭良嶼】星皮中骨的蝦皮:凜冬將至的崩壞夢王國 by 蕭良嶼2023-02-202023-02-20 你可能注意到台灣各大城市裡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蝦皮店到店」,這些橘白配色的服務中心像圖釘一般標示它們征服的領域。對於關注中國影響力的人來說,逛蝦皮、玩抖音、上小紅書、觀看中國「視頻」,種種社會流行趨勢莫不令人感到憂心。但或許也沒那麼必要憂心。。。
【劉以正】侵略一年後經濟崩潰下俄羅斯人欲戰欲和?看俄羅斯2022年的民調變化 by 劉以正2023-02-162023-02-17 現在的俄羅斯有多少人支持對烏克蘭的侵略?根據俄羅斯民調顯示,從 2022 年 2 月 到 2022 年 11 月,當被問到是否支持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的行動時,表示「絕對支持」者從 48% 下降到 42%。而只表示「支持」的人則從 20% 上升到 32%。總體來看,偏向支持俄軍行動者在經歷了十個月的侵略後上升 6%。
【蕭良嶼】 台灣版ChatGPT?既必要又不必要的人工智慧競賽 by 蕭良嶼2023-02-152023-02-15 2022 年 11 月 30 日,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人工智能研究室 OpenAI 釋出能用自然語言和人類對話的聊天機器人 ChatGPT。短短幾個月內,人類世界充滿了「AI 即將毀滅我們」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