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被罷免後,國民黨支持者發起了一連串的罷免行動,從基層的議員到立委,支持罷韓的民意代表幾乎無一倖免,可謂遍地烽火。在「罷捷」開票的過程中,挺藍名嘴從一開始信誓旦旦,到後來發現大事不妙便將論述轉換成「同意罷免票大於黃捷議員選舉得票,因此已經失去了正當性」,這句話顯示了現今議員選制與罷免制度相衝突的荒謬性。
2021 年一月,暱稱為「雞排妹」的演藝名人鄭家純在臉書上貼出一張公益捐款證明,她指稱自己受邀主持尾牙活動,受到尾牙公司老闆出言騷擾。雖然當下隱忍未發,但感覺非常不愉快,因此她說出事件始末,並且將該場次演藝所得捐出。在最初的貼文中,她並未點名所指的是哪間公司,但隨著網路上爭議擴大,有人支持她,也有人反對或質疑是否真有此事發生。
去年底12月9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演說中指麻省理工等學府遭中國政府收買的警告言猶在耳,麻薩諸塞州波士頓聯邦法院的檢察官辦公室2021年1月14日發布新聞稿表示,一名任職於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美籍華裔教授陳剛涉嫌對美國能源部掩蓋其為中國政府工作的事實,14日遭聯邦檢察官逮捕,並以電匯欺詐、未提交外國銀行帳戶報告(FBAR)及在納稅申報中作虛假陳述等罪名起訴。陳剛同時還擁有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身份。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12月26日修正《國防法》適用範圍,亦即由人民解放軍、武裝警察與民兵組成的武裝力量,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和分裂,保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安全和發展利益,依該法可以進行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相關的國家動員,此次修改把所謂「發展利益」遭受威脅也成為解放軍動武條件。
香港作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是「世界的香港」;正因為香港是世界的,因此,中共為求徹底控制香港的唯一做法,便是把世界的香港變為「中國香港」。事實上,港人全球離散的狀態,以及香港被中共政治變身為「中國香港」的此刻,在台灣早年也經歷過。最近,在台北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五十周年的展覽,正是港人或關心香港當前「至暗時刻」處境的朋友,應該造訪的展覽。
挪威,這個自由民主的典範,從 2010 年開始,強行將境內台灣人居留證上的國籍從「台灣」改成「中國(Kina)」。不只如此,在今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上,擔任主席的挪威前政府衛生部門高層拉森(Bjørn-Inge Larsen) ,竟打斷多個國家支持台灣的發言。挪威為什麼如此懼怕台灣?一切當然都要從中國講起。
在台灣最近宣判的單親媽媽絞殺子女案件中,從判決全文以及親朋好友的證詞裡,我們看到的是讓人感到困擾而且充滿討論空間的殺人者模樣…在這樣的社會案件中,我們該是檢討法官就夠了嗎?又或者這個社會裡有什麼是我們終究無能正視的問題?
緬甸在 11 月 8 日舉行第二屆國會大選,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UEC)13 日公布大選結果,緬甸國務資政、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所屬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NLD),贏得國會過半數席次,取得組成下一任政府的資格。但是在制度上,翁山蘇姬政府面臨的挑戰也相當嚴峻。
昨(18)日,NCC宣佈不予中天新聞台換照,中天果不其然的回應「言論自由已死」,許多藍營更以鄭南榕生前那句「捍衛言論自由」批評 NCC 不予換照,吾人必須大聲指出:「捍衛言論自由」不是製造假新聞的護身符!
前(16)日,據香港大公報報導,中共預擬「台獨頑固份子」名單,依法制裁終身追責。這時候,吾人不禁想問:「台獨份子」是誰定義的?內涵為何?有何變化?為了理解這些疑問,吾人需回到歷史脈絡中尋找,並從歷史中能否得到反思。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