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忙著防疫也想讓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奧運舉辦權,再一次實現東京奧運,但因為東奧組織委員會會長森喜朗在 2 月 3 日的不當言論引起日本國內外批判而造成一連串騷動。
本文譯自 The Digital Enclosure of Turkic Muslims,原文刊登於 Society & Space,作者達倫拜勒(Darren Byler)現為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亞洲研究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拜勒長期於新疆進行民族學誌田野考察,他的研究指出,中國在新疆的監控部署,可以類比作資本主義發展歷程中的「圈地」階段:資本家得到國家支持,以暴力驅逐在地住民,取得資本主義初期發展所需的土地以及無產勞動力。
近年在日韓之間產生摩擦的慰安婦及徵用工問題,日本的立場是在 1965 年為使兩國外交關係正常化所簽訂的日韓請求權協議就早已經解決了。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在 1 月 8 日判決要求日本政府需支付原告前慰安婦 12 人一人 1 億韓元的賠償金。慰安婦問題的韓國相關人士大為稱讚,韓國政府卻尷尬沈默。
從日本的研究員們是透過什麼管道參與千人計畫的報導中了解到,有些人看來相當受到禮遇;也有人迫於無奈之下到了中國,但日本研究員也都異口同聲提到在日本做研究的環境有多麼惡劣。所以日本的學術界發生了什麼問題?
中國自 2008 年開始招收海外優秀學者、技術人員的「千人計畫」,是在中國 200 多個大大小小招收人才的計畫當中較大的一個。在美國有參與計畫的研究員被陸續揭露出有間諜嫌疑,是為了竊取智慧財產所進行的計畫。而這個千人計畫同樣也有招募到日本研究員。前陣子在日本鬧得沸沸揚揚的學術會議,牽扯出這樣的案外案。
驚聞長期的革命夥伴,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南美洲本部前主席、前台灣駐巴西代表周叔夜(1934-2021)先生於巴西時間2021年1月1日上午逝世於巴西聖保羅市。
本次專訪對象:廖郁雯,現職為「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的秘書長,致力於改善醫護人員的勞動環境,在涉及到醫護人員工作權益的議題,例如防疫期間禁止醫護人員出入境、防疫津貼縮水、主治醫師是否適用勞基法等,都可以看到郁雯奔走的身影。本次專訪將回顧她過往的學生運動與社會運動經驗,並且邀請她針對防疫、工會運作現況、以及醫護人員勞動權益等議題,分享她的獨到見解。
史明和洪哲勝兩位台獨左派前輩先後離開了我們,兩位都是引導我去認識社會主義理論的革命運動實踐者。但和洪前輩有較多接觸則是在他60歲之前。雖然我不能像一些前輩一樣,和他們長時並肩作戰,看到他們較完整的一生,但從先後和他們相處的經驗,我看到了何謂堅持,何謂實踐,什麼樣的價值觀應該留在台獨運動史上,做為後輩效法的典範。
賴比瑞亞總統維阿在第一任任期主導縮短任期的修憲內容,遭疑可能是在為第三任任期鋪路?這場有關總統任期疑慮,並涉及社會公平與經濟發展如何取得平衡的修憲公投將在 12 月 8 日舉行,根據統計,全國約 480 萬的總人口數中,已經有接近 250 萬公民完成選民登記。
歐盟憲法之父季斯卡(Valéry Giscard d’Estaing)於12月2日因武漢肺炎病重不治,享年94歲。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