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智庫「Onward」提出警告,英國大學依賴外國資金的現象越來越令人擔憂,尤其當資金來源是中國的時候。根據調查,英國部份高階研究單位有 2/3 的財政收入是中國學生的學費而來。在碩博士研究生的影響更為顯著,以 2018/19 學年為例,英國大學的碩博士研究生有 20% 來自中國,每 2.5 名在英國的研究生就有一名是中國人。
教育部日(1)前駁回稻江停辦計畫;對此,高教工會昨(3)日表示,教育部早該依法退回該計畫,而不是等學生家長辛苦北上陳情後,才延遲作為。高教工會並呼籲,教育部應解除該校董事會職務,指派公益校長暫代職務,持續監督學校是否有不正辦學、逼退教職員生之情事。
高教工會今天召開記者會指控,銘傳大學自108學年度起將教師授課的英語課程取消,改以網路影片自修,逾三千名大一學生受到影響。而此一政策未經英語教學中心會議討論,也未諮詢多數專任教師。據工會所做的名調,有近成九學生要求回歸以教師教學為主體的學習環境。對此,銘傳大學回應強調, 仍有實體面授課程施,並非單純遠距教學。
美國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死於警察之手,在世界各地掀起波瀾,令人不免好奇與美國為鄰的加拿大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而加拿大 CTV 電視網引用 2016 年加拿大統計局的人口普查資料指出,加拿大黑人的經濟狀況確實不如白人和其他的種族群體,而且這似乎與定居在加拿大的時間長短並無關係。
澳洲昆士蘭大學時常參與組織抗中活動的大學生巴夫魯(Drew Pavlou)遭到校方停學至 2022 年,校方並未說明巴夫魯被停學的原因。巴夫魯是昆士蘭大學哲學系的學生,原本再 6 個月就可以畢業,巴夫魯表示,這是中國要讓他噤聲的計畫之一,同時也是因為昆士蘭大學高層想盡辦法避免觸怒它的中國友人。
嘉義的稻江管理學院近日傳出停辦,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該校無預警宣佈即將停辦學校,預備強制既有千名以上學生轉學,逼迫70位教職員離退;然而,稻江董事會卻不解散,將繼續以經營幼兒園的名義,把持9億元校產,並積極規劃未來改辦其他事業。
2020 年 5 月 12 日,也就是昨天,對關心本土語言存續的朋友來說,有兩件喜事發生:第一、台灣基進黨籍立法委員陳柏惟在國會中提出的「母語問政公決案」逕付二讀,未來,國會將有機會設置通譯,讓各族群的民意代表用自己的母語在國會殿堂問政。第二、台灣大學學生會成功推動〈國立臺灣大學推動復振國家語言授課補助實施要點〉,未來,台大將對以母語進行教學的課程進行補助,鼓勵更多本土語言相關課程的開設。
加拿大新布朗斯威克省下令孔子學院全面退出校園;
波頓提醒烏克蘭:小心中國滲透!
澳洲以實際行動對抗中國勢力入侵校園;
Google研究人員警告:數年來iPhone存在資安漏洞。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