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國家有權禁止雇員在公共場合穿戴宗教性服儀 by 狄里昂2023-11-302023-11-30 歐洲聯盟法院(Court of Justice)在 29 日做出宣判,裁定歐盟國家有權禁止公務員穿戴明顯透露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的服儀,不過由於這是屬於歐盟國家所擁有的自由裁量權之一,因此就算是同一國家內的不同公務機關給予涉及宗教、哲學、政治信仰的象徵物品較寬容的空間,也不意味著有觸法之虞。
人權觀察報告指證中國對清真寺的破壞 by 譚義雷2023-11-232023-11-22 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於 22 日發表調查報告指出,中國政府對境內清真寺施以關閉、破壞或另做他用的處置,是近幾年來對穆斯林持續進行中的系統性壓迫。
【蕭良嶼】習的平行數位帝國:令人玩味的印尼模式 by 蕭良嶼2023-11-082023-11-08 在上一篇專題文章中提到,中國慶祝「一帶一路」10 週年的第三屆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2023 年 10 月在北京召開,不僅參與國家元首銳減,本屆會議參與出席的國際組織只有 30 多個,相較於第一屆的 80 多個,第二屆的 92 個,堪稱雪崩式下跌。然而,中國依然宣稱這是一項成功的國際合作會議。
中國能否扮演好以哈戰爭的調停角色 by 譚義雷2023-11-022023-11-02 隨著以色列軍隊開進加薩走廊展開報復行動,中國倒也平白獲得一個居中調停的角色,只是中國能否達到促進和平的功能,仍舊不無疑問。
焚燒可蘭經導致國安威脅 丹麥瑞典研議限制 by 王雪俐2023-08-032023-08-03 最近數週內瑞典和丹麥發生多起焚燒可蘭經的抗議事件,引發伊斯蘭國家憤怒,瑞典加入北約組織更因此受阻。週一(7 月 31 日)丹麥外交部長拉斯穆森表示,丹麥政府正考慮透過法律手段限制焚燒可蘭經,希望這有助於緩解與伊斯蘭國家的衝突。瑞典政府也有類似的研議正在進行。
北歐頻傳焚燒可蘭經事件引外交危機 伊拉克驅逐瑞典大使 by 王雪俐2023-07-232023-07-23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發生反伊斯蘭抗議活動,抗議者事先向警方申請並獲得許可,要在伊拉克大使館外焚燒可蘭經。抗議者當中有一人是移民瑞典的伊拉克人,且曾於 6 月在斯德哥爾摩一座清真寺外焚燒可蘭經,但這次只是破壞一部可蘭經,最終並沒有點燃就離開抗議現場。
馬中關係漸暖?大馬首相安華見習近平 盼中國援助星馬高鐵 by 蔡侯塞2023-04-042023-04-03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 3 月 31 日在訪問中國期間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而安華的訪問團希望能中國進行幾個合作計畫,包括為連接吉隆坡和新加坡的高鐵提供援助。與此同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跟習近平在北京會面,兩人同意將兩國關係升級為「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
中國斡旋促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復交 美國:沙國有通報談判進程 by 艾格姆2023-03-152023-03-15 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多年來的互相仇視影響波斯灣地區穩定與安全甚巨。不過,兩國在中國的斡旋之下,於北京進行了四天的閉門會議後,最終於 3 月 10 日同意重建雙邊外交關係。美國對此表示,雖然美國未直接參與此次會談,但是沙烏地阿拉伯一直都有向美國通報在北京的議程。
中國在印尼社會觀感民調中敬陪末座 最新東南亞民調台海局勢受重視 by 蔡侯塞2023-02-142023-02-14 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的印尼全國民調計畫結果顯示,最受印尼人歡迎的前兩個國家分別是穆斯林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和土耳其,第三是新加坡。但是美國和歐洲受到的歡迎程度卻不如俄羅斯,與此同時,中國在印尼的受歡迎程度則是敬陪末座,也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對一帶一路抱持負面看法。
美日緊盯紅色供應鏈人權問題 美國擬將美日安保擴及到太空領域 by 艾格姆2023-01-112023-01-14 美國和日本1月6日成立工作小組推動紅色供應鏈中的人權和國際勞工標準,同時關注中國對待維吾爾穆斯林的人權狀況,也會邀請其他國家加入這個小組。《日經亞洲》9日報導,美國正在準備將日本的國安保護傘擴展到太空領域,保護跟軍事任務相關的衛星。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美東時間1月13日訪問白宮,跟美國總統拜登會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