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美論與它們的產地 多源於台灣、中共介入放大 by 林奕辰2023-09-222023-09-22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昨(21)日下午舉行記者會,發布「疑美論與它們的產地」調查報告。調查結果指出,2021 至 2023 年 6 月間共出現多達 84 項疑美論論述,其中超過半數為台灣人發起,中共則傾向「介入」既有的疑美論中擴大傳播效果。專家也指出,這些疑美論述多能呼應中共其他政治宣傳目標,為華語讀者創造出符合中國利益的世界觀。
借鏡烏克蘭空襲經驗 台灣基進籲:萬安演習應確實勿流於形式 by 林奕辰2023-07-212023-07-21 萬安 46 號防空演習即將於本月 24 日至 27 日下午分區舉行,台灣基進批評每年的萬安或民安等涉及一般民眾的避難演習,往往流於形式,民眾參與感低落,因此今(21)日召開記者會,公開高雄黨部執行長楊佩樺訪烏躲避空襲的經歷,並呼籲台灣中央及各地政府別再輕視紮實民防訓練的重要性。
非洲領袖團抵烏俄斡旋和平:基輔仍挨轟炸 在聖彼得堡遭潑冷水 by 李熱葵2023-06-182023-06-18 在南非總統拉瑪佛沙(Cyril Ramaphosa)率領下,非洲代表團於上週五(6 月 16 日)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他們此行為了促成烏克蘭與俄羅斯休戰和平,卻遇上基輔空襲,不得不躲入地下防空洞。烏克蘭總統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俄羅斯選在這個時刻空襲基輔,顯示他根本不在乎非洲各國領袖的安全。
美國捷克外長戰略對話 致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by 李晏蓉2023-05-032023-05-03 捷克外長利帕夫斯基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召開第 11 輪美捷戰略對話,兩人於會後發布聯合聲明。 聲明表示,美國將繼續與捷克將作為重要的北約盟友和區域安全、軍事現代化和民用核能合作的關鍵合作伙伴。他們除了重申在俄烏戰爭面前支援烏克蘭的共同承諾,也討論了對中國的擔憂,以及維護印太地區及其他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繁榮的重要性。
拜登與馬克宏通話談台海問題 雙方聲明大不相同 by 林奕辰2023-04-222023-04-22 美國總統拜登昨(20)日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進行通話,兩人談論了馬克宏的訪中行程,以及歐盟對烏克蘭的援助。這是馬克宏日前向媒體表示「歐洲不應捲入台海問題」引發爭議後,兩人首度通話。 事後白宮稱雙方在通話中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然而法方卻隻字未提台灣,僅稱雙方將合作「在印太地區維護國際法」,聲明出現分歧引發關注。針對此次通話,外交部回應表示,感謝美國對台灣的堅定支持。
【洪仁宇】淺譯「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 by 洪仁宇2023-02-282023-02-28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屆滿一年。中國外交部終於在開戰周年後,公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正式表達中國對俄烏戰爭的官方看法。即便中國在立場中對烏克蘭提出了調停、人道援助、重建等善後措施,但中國一如俄羅斯,野蠻強權的善意與保證,從來就不可依恃。對無時無刻不承受中國威脅的台灣來說,俄烏戰爭不僅僅是借鏡,更是警惕。
【劉以正】台灣應該討論抵抗:國際現實如何讓抵抗作戰重新浮上檯面 by 劉以正2023-02-242023-02-24 最近烏克蘭在抵抗俄羅斯方面有些成功的案例,這是因為烏克蘭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抵抗作戰概念(Resistance Operating Concept),根據烏克蘭的戰略縱深、人口特性以及和北約的合作,並在被佔領區域配合特種部隊展開了一系列的抵抗作戰,使得俄羅斯佔領烏克蘭的成本變得十分高昂。考慮到抵抗作戰在不對稱作戰上有著諸多尚待開發的潛力,因此我們應該嚴肅地討論在台灣進行抵抗作戰的可能性。
為了自由民主勇赴烏克蘭 首位台籍志願兵曾聖光陣亡 by 李晏蓉2022-11-052022-11-05 昨(4)日美國知名論壇 Reddit 傳出一名台籍志願兵於烏克蘭戰死。消息指出,此志願兵為來自花蓮的 25 歲曾聖光,目前家屬證實已接獲噩耗,外交部也表示高度重視、極為關心、並提供家屬一切協助。
玉山論壇各國踴躍與會 蔡英文:印太新架構不可缺少台灣 by 林志鴻2022-10-082022-10-08 由財團法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主辦的第六屆「玉山論壇」今年恢復實體會議。總統蔡英文於開幕致詞時指出,在建構印太發展新架構上,台灣當然是不可或缺夥伴。紐西蘭前副總理兼外長彼特斯直言,如果有更多像台灣這樣的國家,世界毫無疑問地會變得更美好;前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也強調,絕不允許「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這是共同意志。
跨國議員IPAC峰會挺台 林昶佐怒批:國民黨杯葛、害台灣無法入會! by 麥聊2022-09-172022-09-17 串連 30 多國國會議員共同成立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於 14 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辦為期三天高峰會,通過公報呼籲各國強化與台灣經貿、文化、社會等關係,並要求各國加強對中國軍事或其他脅迫行動的威懾力道。台灣卻因為國民黨沒有立委願意參與,連蔣萬安、江啟臣都拒絕,無法成為 IPAC 會員國,讓林昶佐相當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