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斡旋促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復交 美國:沙國有通報談判進程 by 艾格姆2023-03-152023-03-15 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多年來的互相仇視影響波斯灣地區穩定與安全甚巨。不過,兩國在中國的斡旋之下,於北京進行了四天的閉門會議後,最終於 3 月 10 日同意重建雙邊外交關係。美國對此表示,雖然美國未直接參與此次會談,但是沙烏地阿拉伯一直都有向美國通報在北京的議程。
中國在印尼社會觀感民調中敬陪末座 最新東南亞民調台海局勢受重視 by 蔡侯塞2023-02-142023-02-14 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的印尼全國民調計畫結果顯示,最受印尼人歡迎的前兩個國家分別是穆斯林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和土耳其,第三是新加坡。但是美國和歐洲受到的歡迎程度卻不如俄羅斯,與此同時,中國在印尼的受歡迎程度則是敬陪末座,也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對一帶一路抱持負面看法。
中國-沙國-伊朗的三角關係:習近平訪沙引發伊朗強烈不滿 胡春華急訪伊朗滅火 by 艾格姆2022-12-212022-12-21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月9日訪問沙烏地阿拉伯傳達出,兩國關係將進入快速發展期。對伊朗來說,這意味著在跟沙烏地阿拉伯的長期地緣競爭上,伊朗將會處於明顯的劣勢。伊朗罕見的對中國發出外交譴責,伊朗媒體Arman Daily也在11日頭版刊出「台灣獨立是合法權利」。
習近平出訪波斯灣阿拉伯國家 拓展區域影響力但人民幣結算石油未成 by 艾格姆2022-12-142022-12-14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中東跟阿拉伯國家進行一系列峰會。會中阿拉伯國家希望參與中國的絲綢之路倡議,透過阿拉伯世界將亞洲與非洲連接起來。習近平 12 月 9 日對波斯灣的阿拉伯國家領袖表示,中國希望以人民幣購買石油和天然氣,企圖提升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並削弱美元對世界貿易的控制力。
斡旋俄羅斯釋放戰俘 沙國王儲沙爾曼翻轉「謀殺者」的形象 by 王雪俐2022-09-252022-09-25 在沙烏地阿拉伯王儲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斡旋之下,俄羅斯於上週三(9 月 21 日)釋放在烏克蘭俘虜的十名外籍戰士,這恰跟土耳其居間促成的俄烏兩國戰犯交換同時,被觀察家認為是沙烏地阿拉伯的一大外交勝利,也讓沙爾曼足以證明與俄羅斯結盟的政策有其價值,儘管西方國家一直敦促各國孤立莫斯科。
軍用無人機引發中東軍備競賽 中國從中獲利 by 艾格姆2022-09-072022-09-07 近日中國以無人機侵擾金門,在遭台灣駐軍示警驅離無效後也隨即予以擊落。而中國無人機除了擾台之外,美國負責近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李芙(Barbara Leaf)曾在 8 月初指出,近年來,伊朗支持的民兵向中東各地的目標發射無人機,有時會產生致命影響,而這些無人機就是由中國提供的。
油與血孰重?歐盟犧牲人權換能源 by 李熱葵2022-08-012022-08-01 歐盟能源過度仰賴俄羅斯,自烏克蘭戰爭爆發後飽嚐苦果,現在積極尋求替代能源來源,然而目前能夠找到的能源供應國不見得就比俄羅斯「乾淨」。《政客雜誌》報導指出,歐盟現在接觸的能源供應國如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爾及利亞、伊朗等,在人類自由指數(Human Freedom Index)榜上排名都很低。
北京冬奧》中國政治化冬奧聖火 印度開幕前宣布外交抵制 by 蔡侯塞2022-02-082022-02-08 中國在 2022 年 2 月 2 日開跑的北京冬奧聖火接力中,挑選讓在印中邊境鬥毆中受重傷的解放軍邊防團團長祁發寶擔任其中一棒,引發印度強烈不滿。印度 4 日於冬奧開幕前一刻宣布,將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行列。
陳年王室鑽石竊案擺一邊 泰總理訪沙烏地阿拉伯修補兩國關係 by 蔡侯塞2022-02-012022-02-01 泰國總理帕拉育 2022 年 1 月 25 日訪問沙烏地阿拉伯,是泰國30 多年來第一位訪問沙烏地阿拉伯的泰國領袖。與此同時,泰國外交部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泰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已同意外交關係正常化,並努力修補長達數十年的裂痕。分析人士和官員表示,外交關係解凍將使泰國人在經濟上受益,而沙烏地阿拉伯也能夠培養新的非穆斯林盟友。
丹麥公布間諜威脅報告:中國專注經濟諜報 收買丹麥研究人員 by 王雪俐2022-01-202022-01-20 丹麥情報機構公布一份 32 頁的報告,標題為《丹麥所受諜報威脅評估:外國情報活動對丹麥的威脅》。報告指稱丹麥近年來受到的外國間諜活動影響日劇,威脅主要來自俄羅斯、中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等國。該報告指出,中國特別專注於經濟諜報活動,試圖獲取丹麥的先進技術和生物科技,此外也試圖取得格陵蘭的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