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二次執政兩週年》外交機會多 穩健執政但須主動 by 潘柏廷2022-08-042022-08-04 由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台灣安保協會於 8 月 4 日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主辦「本土政權二次完全執政二週年挑戰與展望」座談會,從總論、外交、內政、國防討論蔡英文政府之後面對的挑戰與展望,第一場總論部分,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陳南天肯定蔡政府在台灣的國際能見度方面的努力,同時也強調不應遺忘轉型正義與國家正常化。 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則提出以西進捐、西進險面對中國經濟威脅。台灣基進主席陳奕齊表示,面對世界新格局,台灣應該要用新思維看待國家治理。
恐破壞台美互信!鴻海入股中國紫光案 專家學者同聲籲經濟部嚴審 by 嚴 武臣2022-07-222022-07-22 鴻海集團 7 月 14 日公告,旗下工業富聯以人民幣 53.8 億元入股中國紫光集團,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台灣經濟部投審會 7 月 15 日表示鴻海此舉是「先斬後奏」,會先給予罰款處分,並要求鴻海將投資案送經濟部審查。這個案件亦引起國內經濟專家與學者的大力批評,警告並呼籲經濟部必須嚴審把關鴻海入股紫光投資案。
蘋果日報出售案:蒐集19年台灣個資資料庫 即將轉賣給中資? by 麥聊2022-07-022022-07-02 52 位來自學界與公民團體的前蘋果日報投稿者、受採訪者、會員與訂戶發起「我的/與台灣人的蘋果個資不許賣」全民連署。發起人代表與經濟民主連合 7 月 1 日召開記者會,號召全民一起加入聯署捍衛個資,並呼籲經濟部駁回任何涉及蘋果日報資料庫個資移轉之買賣,要求蘋果日報刪除資料庫中的所有個資。
中資軍火商涉入蘋果日報收購?資金來源疑點重重 by 麥聊2022-06-302022-06-30 台灣蘋果日報將由潘杰賢百分之百持有的「新海環球有限公司」買下,但潘杰賢背後疑似有中國資金介入。經濟民主連合調查發現,潘杰賢歷來事業的主要資金籌措者就是中國籍的張鐘予,張鐘予是具備中國黨政軍背景的「領中資本(Lantern Capital)」的合夥人。經民連召開記者會,嚴正呼籲投審會必須駁回這次收購案。
台灣蘋果新聞網交易陷羅生門?經民連告發經理人違法傳輸個資 by 林志鴻2022-06-162022-06-16 台灣蘋果新聞網宣布完成出售、交接,傳由香港商人黃浩與 17Live 共同創辦人潘杰賢共同收購,但被清盤中的香港壹傳媒有限公司公告否認。經濟部說明,商業司已發函台蘋,要求說明涉及公司法、香港澳門關係條例、外國人投資條例等相關事項。經濟民主連合智庫指出,此出售案新東家疑有中資疑慮,且台灣蘋果新聞網執行長吳玉愛與財務長諶讚鑫涉違法傳輸個資,13 日赴士林地檢署遞狀告發。
「中國買下台積電」並非癡人說夢!台灣法制擋不住中資大舉進犯 by 麥聊2022-06-092022-06-09 經濟民主連合表示,2009 年經濟部制定《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中資定義條款,卻有法律漏洞,造成中國資金不斷侵蝕台灣關鍵產業。經民連呼籲應將當年經濟部長尹啟銘、投審會執行祕書范良棟移送監察院彈劾,譴責甫卸任的工總秘書長蔡練生,並要求經濟部長王美花改正前任官員的錯誤,確保台灣的經濟與國家安全。
關掉中資水龍頭 經民連:監察院應彈劾吳當傑、范良棟! by 麥聊2022-05-142022-05-14 經濟民主連合在 5 月 12 日召開記者會,說明經民連已經向監察院遞狀要求彈劾,前任金管會證期局局長吳當傑與前任投審會執行秘書范良棟。理由在於,在吳、范兩位主事之下,金管會與投審會 在 2008 年召開會議,決議:「華僑及外國人證券投資『單次』取得 10 %以下股份不用送投審會審查」。故而,紅色資金即可透過「單次」取得 10 %股份,並逐步累積取得多數股份,藉此規避國安審查機制。
中國紫光集團捲土重來 四大破口侵蝕護國神山 by 麥聊2022-04-232022-04-23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日(20)前召開記者會表示,紫光集團乃是中國半導體的「國家隊」,曾經在 2015 年大舉收購台灣封測大廠,甚至放話收購台積電,後來因各界反對才作罷。如今紫光集團由中國政府出手重整,大舉在各國收購半導體產業。經民連呼籲,台灣目前存在四大破口,必須盡快予以修法,絕不能坐以待斃。
經民連:防範中國電商侵害國安 台灣應學習印度作法 by 呂酒林2022-04-172022-04-17 長期關注中資在台議題的民間團體經濟民主聯合,昨日以「防堵中國騰訊威脅國安請向印度看齊」為題在臉書發表文章,表示印度政府對中國電商、APP的強硬作為值得台灣學習,呼籲金管會應對蝦皮進行嚴格規範。
Gogoro駁斥非中資 賴中強:哪個壞蛋說有控制力才算? by 楊仲庭2022-04-162022-04-16 台灣電動車品牌 Gogoro 在美國那斯達克(Nasdaq)風光掛牌上市,但國內有媒體報導,Gogoro 的股權結構在美國上市時,疑似有中國資金挹注,這讓許多市場派人士警覺。雖然 Gogoro 強調並沒有「具備控制力的中資股東」,但經濟民主連合的召集人賴中強律師指出,中資的認定絕對不是只有「控制力」標準,只要足以造成「重大影響力」就算是中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