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選在猶太節日宣布不承認西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外界熱議以色列怒傳大使 by 蔡侯塞2022-10-262022-10-26 澳洲政府宣佈,推翻2018年承認西耶路撒冷(West Jerusalem)為以色列首都的決定。外交部長黃英賢表示,當時的決定破壞了和平,讓澳洲跟國際社會的大多數人脫節。以色列政府稱澳洲此舉是目光短淺並深感失望,也召見了澳洲大使。巴勒斯坦則是對澳洲的決定表示歡迎。
聯合國大會各國大談俄侵烏 波蘭總理指西方面對全球戰端是雙重標準 by 王雪俐2022-09-252022-09-26 上週聯合國大會在紐約召開,烏克蘭戰爭是會上一大議題。美國總統拜登的演說坦率說明西方國家在國際上孤立俄羅斯的主要論點:俄羅斯作為常任理事國,卻發動侵略戰爭,試圖「在地圖上抹消一個主權國家」。一些國家指責西方國家面對烏克蘭和面對其他地區的衝突,抱持明顯的雙重標準,波蘭總理杜達(Andrzej Duda)對此有正面反應。
俄國・中亞》調查猶太機構引不安 加薩走廊衝突 by 陸 瑪丁2022-08-132022-08-14 自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開始,俄國人民陸續離開家鄉,躲避到別國成為難民,其中則有為數眾多的猶太人。這些被迫離開的俄國籍猶太人,在當地非營利猶太機構的幫助之下,在戰火中逃往以色列。然而,俄國司法部自 7 月底,開始著手申請解散這些非營利的猶太機構。
獨立路遙遙 —— 一位巴勒斯坦基督徒市長的城市治理 by Salima2021-10-202021-10-20 2021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即將展開,參展影片之一《市長先生的完美任期》是大衛・奧斯特導演所拍攝的紀錄片。本片導演進入巴勒斯坦,近距離記錄與耶路撒冷距離僅十公里的拉馬拉市市長穆薩.哈迪德的治理日常,也呈現了在以色列的軍事占領、殖民統治與種族隔離控制下,這位巴勒斯坦的市長如何試圖扭轉局勢並推動市政。
梅克爾卸任前最後一趟以色列訪問行程 by 譚義雷2021-10-112021-10-11 執政16年後,即將卸任德國總理的梅克爾正在進行任內最後一趟出訪以色列的行程,週日(10月10日)在以色列總理班奈特(Naftali Bennett)陪同下,造訪了位於耶路撒冷城西赫澤山(Mount Herzl)上的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
埃及總統致電以色列:尋求以巴問題永久解決之道 by 李熱葵2021-07-012021-07-01 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伊拉克總理哈德米和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會晤,這是1990年已故伊拉克獨裁者海珊入侵科威特之後首度有埃及元首造訪伊拉克。由於埃及在美國主導的第一次波灣戰爭中,加入支持科威特王室的聯盟,埃及與伊拉克的外交關係隨之中斷,直到近年來才有好轉。
以色列新內閣上任 以巴衝突升溫 by 狄里昂2021-06-212021-06-21 以色列新總理班奈特(Naftali Bennett)在6月13日國會投票中以60:59的票數驚險過關,雖然順利讓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長年執政的局面告一段落,但是以、巴之間世仇對峙的場面卻絲毫不受影響。
猛虎出柙先發制人 以色列空襲敘利亞的真主黨武器庫 by 譚義雷2021-06-142021-06-14 以色列空軍6月8日晚間向敘利亞大馬士革(Damascus)、荷姆斯(Homs)、哈瑪省(Hama)、拉塔基亞省(Latakia)等地發動空襲,其中對荷姆斯的空軍哨站以及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武器庫的攻擊,共造成8名戰鬥人員的死亡和其他若干傷患,敘利亞國營媒體亦出面指控以色列空軍越過黎巴嫩領空入侵。
歐美爭衡下的西亞 —— 以色列、巴勒斯坦和伊朗 by 陳 立樵2021-05-292021-05-29 近期巴勒斯坦地區的衝突頗為熱門,但其實這對於時常關注西亞消息的人來說,已經見怪不怪了。很多衝突一直都在,只是看新聞報導是多是少而已。但這些報導中總是夾雜了許多國家介入、許多政治人物的口水,確實對於很多人來說難以理解,也很自然地受主流輿論觀念之影響。
為抓反對派記者演國際大戲?白俄羅斯戰機挾持往立陶宛民航機 by 王雪俐2021-05-272021-05-27 5月23日發生了驚人的空中脅迫事件。白俄羅斯以一架愛爾蘭瑞恩航空(Ryanair)班機機上載有炸彈為由,出動戰鬥機壓迫班機降落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並上機逮捕了機上一名白俄羅斯反對派記者,26歲的普羅塔塞維奇(Raman Pratasevich),他被帶離座位時告訴鄰座:「死刑在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