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8)日,NCC宣佈不予中天新聞台換照,中天果不其然的回應「言論自由已死」,許多藍營更以鄭南榕生前那句「捍衛言論自由」批評 NCC 不予換照,吾人必須大聲指出:「捍衛言論自由」不是製造假新聞的護身符!
美國總統大選因為拜登宣布勝選而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歐洲主流媒體因為大體左傾,多半以大篇幅報導拜登的勝選感言,引用拜登斯文有風度的言語(例如「我眼裡沒有紅藍只有美國」或「我們不是敵人,給彼此一個機會吧」等)來暗示性的突顯川普支持者的不理性。不過歐洲當然也有保守主義的媒體刊比較不具抬轎性質的文章,例如德國的《法蘭克福公論報》〈川普主義雖敗尚在〉的分析文章值得參考。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懸而未決,世界各國反應不一,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要爭執計票結果後,德國國防部長康坎鮑爾接受德國ZDF電視台的訪問表示,這是一個「爆炸性的局面」,並認為這可能導致美國的憲政危機,不過布魯塞爾方面態度較柏林謹慎,透過歐盟執委會的發言人對外表示,歐盟會尊重接受美國官方最後宣布的結果,不論究竟是誰當選,也呼籲各界應該耐心等待。
美國《華爾街日報》被認為是「字首小寫」的保守主義媒體(small-c conservative),也就是基本上抱持保守主義的立場,但未見得認同政壇上的保守主義政黨,這種「小寫的」獨立性也讓《華爾街日報》被媒體同道認為具有相當的可信度。而在美國總統大選選情倒數廝殺的最後階段,右翼小報《紐約郵報》披露關於拜登父子的震撼新聞,受到左翼媒體和社交媒體的一致打壓,《華爾街日報》則是首先發聲抨擊媒體倒向競選一方、失去媒體守門立場的主流媒體。
美國大選「電腦門」事件擴大延燒,左傾的美國主流媒體試圖保持沈默未果,開始從冷處理過渡到涼處理,不過向來以敢言著稱的英國媒體人摩根按耐不住,在美國福斯新聞頻道的「塔克卡爾森今夜秀」抨擊美國媒體。摩根表示,記者不論個人立場如何,都有義務進行公平的報導,並調查具潛在重要性的主張,以分辨其真實性。
印度新聞頻道《Zee News》因為報導尼泊爾總理歐利(Khadga Prasad Oli)親中的新聞,導致印度新聞頻道遭到尼泊爾的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供應商聯合停止播放。一位尼泊爾業者 2020 年 7 月 10 日表示,9 日晚上會禁播印度新聞頻道,是因為得回應民眾對於這個頻道報導總理新聞的投訴與不滿。
白宮曾發表聲明指控美國之音(VOA)使用美國納稅人的錢為專制政權說話。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也將美國之音列入採訪黑名單之中。由於屢次遭點名為中國喉舌,美國之音台長班奈特與副台長蘇加瓦拉2020年6月15日雙雙宣布辭職。保守派美國國際媒體署(USAGM)新任執行長派克將會指派新的正副台長。
中國於 5 月 19 日宣布將對澳洲大麥課徵 80% 關稅一事,被認為可能是中國對澳洲主張調查武漢肺炎的報復,儘管澳洲政府呼籲中國,應將大麥與武漢肺炎分別而論,中國方面並沒有較為友善的回應。週四(21 日)《雪梨晨驅報》刊出評論文章,直言澳洲不該向北京鞠躬哈腰,應該設法拓展貿易範圍。
緬甸《伊洛瓦底江》雜誌社(The Irrawaddy)編輯 Ye Ni 以及《路透社》因報導緬甸軍方在若開邦(Rakhine state)的戰亂事件,遭到緬甸軍方控告。不過,在緬甸新聞評議會居中協調之下,緬甸軍方在2020年3月18日以為了與媒體保持良好關係,撤回對這兩家媒體的刑事訴訟。
駐智利代表處表示,智利媒體「第三日報」(La Tercera)報導台灣成為對抗新型冠狀病毒典範。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