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衛隊設新據點「石垣駐屯地」補上防衛「空白地帶」 僅距台灣227公里 by 陳怡菱2023-03-172023-03-17 日本防衛省 16 日在沖繩縣石垣市的石垣島上,為陸上自衛隊開設了新據點「石垣駐屯地」。以往石垣島等西南群島地區被稱作是陸上自衛隊的「空白地帶」,這次的部署可以協助解除這種狀況,預計也能加強此區域的災害派遣能力。然而,沖縄縣知事玉城丹尼並不歡迎自衛隊的增設,也有人擔心這可能對日本今後的防衛力整備計劃產生影響。
【報呱全世界】台日友好之外,更需攜手防衛 ft. 林省吾 by 編輯室2023-03-052023-03-05 你了解日本嗎?真正的日本社會是怎麼想的?日本的年輕人是怎麼想的?本週特別來賓是「台獨咖啡師」林省吾,平時喜歡觀察形形色色的人、關心日本政經發展的他,怎麼看待「疑美論」?而已故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台灣有事,日本有事」,在日本社會對這句話的解讀竟然和我們認知的不一樣?日本社會也有「疑台論」嗎?這是如何形成的?
憂「台灣有事」戰火波及 日本將進行沖繩離島居民疏散推演 by 陳怡菱2023-02-032023-02-05 《產經新聞》1 月 28 日報導了日本政府以中國侵略西南諸島為前提,將進行驗證沖繩離島居民避難方法的首次圖上訓練。 預計在 3 月中旬,除了日本政府和沖繩縣以外,還有與那國島等離島的 5 個市町村會參與,圖上訓練將嘗試運用聯絡系統、民航機和船舶以迅速進行避難。 由於擔心台海衝突波及西南諸島,日本政府希望將此延伸到實際讓居民進行疏散的演練。
美日緊盯紅色供應鏈人權問題 美國擬將美日安保擴及到太空領域 by 艾格姆2023-01-112023-01-14 美國和日本1月6日成立工作小組推動紅色供應鏈中的人權和國際勞工標準,同時關注中國對待維吾爾穆斯林的人權狀況,也會邀請其他國家加入這個小組。《日經亞洲》9日報導,美國正在準備將日本的國安保護傘擴展到太空領域,保護跟軍事任務相關的衛星。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美東時間1月13日訪問白宮,跟美國總統拜登會晤。
日媒:日本自衛隊與台灣軍方建立溝通管道 by 陳怡菱2023-01-012023-01-01 根據日媒《每日新聞》今(1)日的報導,日本政府高層透露日本自衛隊與台灣軍方正在建構聯絡管道。自 1972 年斷交以來,日本和台灣政府一直避開直接對話與協商,防衛當局之間也沒有聯絡管道。
日中峰會暌違3年有望召開?中國大使警告日本:不折不扣遵守一個中國原則 by 陳怡菱2022-11-112022-11-18 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在 11 月 9 日的線上記者會上,被問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日中峰會時,他表示「中方高度重視同日本開展高層交往。雙方如能實現會晤,將對兩國關係乃至地區發展發揮重要引領作用。」日本和中國政府正在協調配合 11 月中在東南亞舉行的 G20 峰會等國際會議,召開暌違 3 年的日中領袖峰會。
威懾中國 美國擬在澳洲部署具6架B-52轟炸機 by 艾格姆2022-11-092022-11-09 美國五角大廈11月1日證實,隨著跟中國擴張的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美國正計劃向澳洲派遣具有核子打擊能力的B-52轟炸機,此舉發出了一個明確的威嚇訊息。澳洲國防部長2日淡化了計劃在澳洲北部對B-52設備進行重大升級的重要性。但此消息引發中國的憤怒,稱此舉破壞了區域和平與穩定。中國還警告可能發生區域軍備競賽。
防台灣有事 日本自衛隊2024年新設統合司令部加強與美軍整合 by 陳怡菱2022-11-062022-11-23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將增設一個常設的「統合司令部」,並由「統合司令官」集中指揮陸海空自衛隊的行動。為了加強整合自衛隊與美軍,統合司令部將負責溝通與戰略協調。預計將於 2024 年成立,促進日本和美國之間的團隊行動,以應對台灣有事。
台灣有事、日本有事:日智庫兵推撤僑難題、關鍵為儘早認定台海事態 by 陳怡菱2022-08-282023-02-03 二戰後期 1944 年 8 月從沖繩出港的學童疏散船「對馬丸」在當月 22 日被美國潛艦魚雷擊沈的事件,距離現在已滿 78 年。有人擔心,中國此時加大對台施壓,台灣有事的戰火可能會蔓延到沖繩。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局勢當中,有許多留在烏克蘭的居民犧牲了生命。智庫和沖繩縣政府已經開始進行居民避難和撤離旅外日僑的模擬演練和兵推。
日媒:日本缺乏「自己國家自己保護」的意識 單只增加防衛省預算還不夠 by 陳怡菱2022-08-052022-08-05 《日本經濟新聞》政治部長吉野直也在 4 日發表題為「美國裴洛西眾議院議長與台灣有事 日本缺乏自衛意識」的文章,文中指出裴洛西訪台,中國包圍台灣進行軍事演習,演習區域離日本領土與那國島僅 60 公里,再次窺見台灣有事即為日本有事。並且提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日本防衛意識覺醒的起點,執政黨也提出要增加防衛費用,但文中也指出如果沒有財政餘力只堆疊數字也無法有效提升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