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俄症」、「事大主義」、「面子」讓韓國變得愚蠢又不知感恩? by Irin2022-04-242022-04-24 4 月 11 日韓國國會舉行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演說,但韓國對烏克蘭的反應很是冷淡。澤倫斯基總統在這場演說也譴責了俄羅斯的侵略,可是旁聽這場視訊演說的國會議員不到 2 成,也沒有起立鼓掌。
蒲亭報復制裁?還是為更大的一盤棋?日本豐田零件供應商遭勒索病毒攻擊 by Irin2022-03-042022-03-07 由於零件供應商遭到勒索病毒攻擊,無法順利出貨,導致豐田汽車日本國內的 14 間工廠、28 條產線在 3 月 1 日全面停工。隔日,雙方建立了暫時性的訂單聯絡網絡後,恢復所有國內工廠的運作。由於在俄羅斯與烏克蘭交戰期間發生勒索攻擊,嫌疑很快就指向俄羅斯,難道是俄羅斯不滿日本跟隨西方腳步發度制裁所採取的「報復」嗎?
韓國高層突訪獨島引日方不滿 日美韓外交次長聯合記者會臨改為美國接受單訪 by Irin2021-12-032021-12-03 美東時間 11 月 17 日,日本、美國、韓國的外交次長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了睽違 4 年的 3 方會議,在北韓核武問題等達成共識將會緊密合作。但因為韓國警察廳長金昌龍在 16 日登上與日本有主權爭議的竹島(韓稱獨島),引發日方不滿,拒絕出席記者會,而臨時改由美方代表雪蔓單獨受訪。
任用親中派林芳正擔任外務大臣 日本的對中路線將大轉彎? by Irin2021-11-132021-11-13 11 月 10 日岸田文雄再一次接受國會指名選舉成為第 101 任的首相,當天組成第 2 次岸田內閣,任命林芳正擔任外務大臣,其餘大臣全數留任。眾議院選後改原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作為幹事長,以及將被質疑是親中派的林芳正擺上外務大臣的位置,選後到組閣這中間發生什麼事?而日本的外交路線會改變嗎?將透過日本廣播節目內容,拼湊出日本評論員、政府官員以及自民黨國會議員的觀點。
韓國對中「三大錯覺」導致知識分子對中國噤聲、自我審查 by Irin2021-10-272021-10-27 達專訪中國政治外交專家、慶熙大學教授朱宰佑,點出目前韓國遭到中國銳實力滲透,領導階層和知識分子陷入 3 個強迫思考,害怕中國壓力而噤聲,也造成韓國政府與民眾所想要的對中外交政策有不小的落差。
日本政治的分配與角力 新首相岸田文雄的內閣與對手的去處 by Irin2021-10-102021-10-12 岸田文雄在 9 月 29 日的總裁選舉勝出,10 月 4 日在臨時國會接受指名成為第 100 任首相,當天也與公明黨聯合組成了新內閣。岸田首相在晚間舉行記者會,將新政府命名為「新時代共創內閣」。岸田的 20 名內閣閣員延攬了老手、中堅與新手的「老中青」三代,也重視自民黨派閥勢力的均衡。提拔了青年,還有 13 人是首次入閣。女性閣員也比菅義偉時期多了 1 人總共 3 人,雖然女性內閣比例在 G7 當中還是墊底。
政策重要?還是能帶動眾議院選情的「母雞」重要?日本的派閥政治 by Irin2021-09-102021-10-12 現任日本首相菅義偉接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任期到 9 月底即將期滿。菅義偉在 3 日宣布不參選自民黨總裁(黨主席),這代表他不會續任首相。而自民黨總裁選舉將在 17 日公告候選人名單,29 日進行投開票,黨內各派閥(派系)正趕忙推舉或是選擇要支持的人選,因為這也關係到 11 月眾議員選舉的選情,派閥內傳出各種意見喬不攏但又必須謹慎。
漢堡 VS 蟹肉餅 在疫苗外交跌了一跤的文在寅 by Irin2021-05-282021-05-28 5 月 21 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前往美國與拜登總統在白宮進行首次峰會。這是繼日本之後,第 2 次與拜登的峰會。會談結束後文在寅在自身的臉書上寫道「最棒的出訪、最棒的會談」、「會談的成果超過預期」等宣傳會談的成功,但事實真如文在寅說的那樣美好嗎?
311地震後鐵道員的10年:岩手縣三陸鐵道的復興路上 by Irin2021-03-122021-03-12 岩手縣縱貫三陸海岸沿岸的三陸鐵道,被大家暱稱為「三鐵」。震災時因海嘯造成嚴重破壞的沿岸地區,在地震發生 5 天後的 2011 年 3 月 16 日恢復通車,是「復興的象徵」。恢復通車的區間是久慈—陸中野田的這三站之間。車頭掛上寫著「加油!三陸」的紙張。到 22 日以前都沒有收單趟 380 日圓的車資。
失言暴走老人?密室喬王?東奧無可取代的三密阿伯:森喜朗 by Irin2021-03-082021-03-08 前些日子引起一連串風波,政治生涯老是被連結到「失言」的森喜朗,要如何認識這個人呢?本篇整理了幾篇日本的評論,一面被罵得狗血淋頭,但另一面又有人擁護他為他說話,來看看到底日本人怎麼看這個曾是支持度爆低的首相又是在政經界、體育界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