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自由黨政府自 2019 年成功連任以來,便將氣候變遷設定為執政的核心議題之一,儘管加拿大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產油國,還是大膽訂下 2050 年達到溫室氣體零排放的標準。聯邦政府的政策遭到石油蘊藏量豐富的省份反對,其中課徵二氧化碳稅的部分更被亞伯達、薩克其萬、安大略三省告上法院,指稱這侵犯了省的權力。
1月11日美國《國防新聞》刊登挪威國防部長巴克顏森的一篇長文,表達挪威對於北極圈安全的關切,並重申挪威和美國的跨大西洋合作以互利和共同價值為基礎,是挪威國防安全的基石。巴克顏森的文章顯然是給即將就任的新美國政府的訊息,期望白宮新主人能延續對挪威乃至於整個歐洲有利的極地安全防禦政策,也明確宣示挪威會持續與美國和北約組織密切合作。
美國國會山莊動亂之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推特上放了一段 2019 年 7 月 1 日「暴徒闖入香港立法會」的影片,且除了影片並無推文,乍看之下用意不明,不過美國《外交家》雜誌指出,華春瑩應該是刻意利用日前美國國會山莊的騷亂,透過比擬兩者來傳達中國的政治宣傳,一方面醜化美國,同時進一步抹黑香港人的民主運動。
產經新聞獨家報導,12 月 12 日得知日本政府將在明年正式著手打造具破冰功能的研究船進行北極海的觀測活動。2021 年度預算編列超過 4 億日圓,5 年間總計會投入 335 億日圓。牽制在北極海調查研究領先的中國,以及強化在重要性日益增強的北極海航道的存在感。
美國《商業內幕》報導,中國的第一艘自建極地破冰船雪龍二號於 7 月 15 日由上海出發前往北極地區,就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國將新建 10 艘極地破冰船後不久,顯示超級強權之間的極地競爭也趨於白熱。北極地區只有一小部分是國際水域,中國則極力拓展北極屬於世界所有的論述。
美國總統川普於6月9日對國務院、國防部、商業部、國土保安部和白宮管理及預算局發出一份備忘錄,要求評估美國在北冰洋進行破冰活動的能力,以及至晚在2029年打造起一個艦隊的可能。備忘錄給出的評估時限為60天。這份備忘錄再度顯示白宮高度關切俄羅斯和中國在北極地區的活動,因為這威脅到美國的戰略利益,尤其是所謂的GIUK缺口。
美國海軍巴倫支海巡邏隊最近進入軍事緊張日益升高的北極海域,這是冷戰結束以來美國首度定期前往北極圈巡邏。這支巡邏隊由四艘船艦組成,其中一艘是英國皇家海軍護衛艦肯特號(HMS Kent,F78),另外三艘則是美國海軍第六艦隊的驅逐艦庫克號(DDG75)、波特號(DDG78)與羅斯福號(DDG80),都以西班牙羅塔為母港。
美加兩國合作的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對外證實,週一(3 月 9 日)有兩架俄羅斯偵察機飛過阿拉斯加海岸,迫使美國的 F-22 猛禽匿蹤戰鬥機及加拿大的 CF-18 戰鬥機升空攔截,是美國軍方指控俄羅斯升高北極地區活動後的又一緊張事件。
12 月 2 日, 俄羅斯總統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向記者表示,俄羅斯總統蒲亭與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將於 1 月 8 日舉行會面,地點暫定在伊斯坦堡。蒲亭在俄羅斯海軍會議上表示:「最近幾年必須積極加強海軍的戰鬥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配備「Zircon」超高音速
環保人士和當地居民表示,由於北極海冰消融,致使 56 頭北極熊因無法在冰上活動而聚集在俄羅斯北部一處偏遠村莊外圍,居民特地設置一處餵食點,希望能防止北極熊進村騷擾。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