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俄中部署北極 美國任命北極無任所大使 by 艾格姆2022-08-312022-08-30 美國宣布計劃任命一名北極大使,雖還未指定人選,但這反映出北極地區的戰略和商業重要性日益增加,因為北極的開闢可縮短海道以及該區域有豐富的石油和礦產資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8月25日造訪北極地區後表示,俄羅斯已在該地區重新開了數百個蘇聯時代的軍事基地,俄羅斯在北極的能力對由30個國家組成的北約構成戰略挑戰。
解析2022北約戰略構想》宋承恩:北約對中國是「站起而非跪下」 by 林志鴻2022-07-082022-07-27 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指出,2022 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戰略構想,已經清楚表達防禦的目標,並超越 1949 年剛成立時的戰略眼光。第一是捍衛會員國領土的完整、不受侵略;第二是共享彼此的價值,以對抗獨裁者;第三是回應俄羅斯及中國對於國際規則的挑戰,包括英國和澳洲都分享過受害經驗,北約認為「你說過的話要算數,如果講話不算話就無法繼續溝通」。
俄烏戰爭之年——促使芬蘭瑞典加入北約 制衡俄羅斯擴張 by 尚萬皮2022-05-132022-06-27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改變了幾十年來芬蘭和瑞典的長期中立立場 —— 這兩國接連表態預計在 2022 年 5 月底前遞交申請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簡稱:北約)。北約防線將因此而得以「北擴」,更將從 30 個會員國增加為 32 個,進而控制波羅的海、深入北冰洋,制衡俄羅斯的擴張。
日本過半民眾支持提升國防預算 目標5年內拉高到GDP2% by 陳怡菱2022-04-222022-04-22 據《產經新聞》、《讀賣新聞》等日媒 20 日報導,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安全保障調查會在修訂國家安保戰略等 3 個戰略文件的政府建言案當中,會明確記載「在 5 年內」將防衛費用提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 2% 以上。原本草案是以「5 年為目標」,改成 5 年內,加強了儘快達成的態度。
日本外長林芳正點名批評中國「至今未譴責過俄羅斯」 by 陳怡菱2022-04-082022-04-08 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 7 日出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外長相關會議。針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林芳正直接點名批評中國「如今依然有國家直接或間接的支持侵略行為,這是相當令人憂慮的事態。中國至今為止都沒有就侵略烏克蘭譴責過俄羅斯。」
西方盡全力制裁俄羅斯時捨得禁用俄國能源嗎?回顧川普當時的警告 by 謝時2022-03-262022-03-26 歐洲國家過度仰賴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的程度已經相當嚴重,歐盟依賴俄國供應逾45%的天然氣、45%的煤礦和25%的石油的情況下,歐洲是否有能力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已成為當前最要緊的問題。本文再回顧美國前總統川普在任時,曾數度警告歐盟國家關於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應降低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俄烏之戰》日本前首相安倍:正確掌握蒲亭意圖才能談判 by 陳怡菱2022-02-282022-02-28 日本富士電視台在 27 日邀請安倍晉三參與節目「日曜報道 THE PRIME」談論俄烏局勢。安倍在擔任首相期間曾和俄羅斯總統蒲亭開過 27 次峰會,可以算是日本最了解蒲亭的人物之一。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歐美展開新一波制裁 by 王雪俐2022-02-262022-02-26 2月24日清晨俄羅斯大舉入侵烏克蘭,歐洲媒體報導這是二戰以來歐陸發生的最大規模入侵行動,各國政府都召開緊急會議並發表聲明,也向國人說明政府接下來的行動。2月25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二天。大批烏克蘭人民逃難至鄰國波蘭,而烏克蘭軍隊則逐漸包圍首都基輔。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歐盟及美國等國紛紛祭出新一波制裁。
俄烏局勢影響台海安全?總統府:台、烏情勢本質不同勿受誤導 by 麥聊2022-02-132022-02-13 俄羅斯與烏克蘭情勢逐漸緊張,外交部判斷情勢有繼續升高可能,提醒國人避免前往烏克蘭,並且建議在烏克蘭境內留學及工作的約25位我國僑民,儘速離開烏克蘭。有輿論表示,俄羅斯與烏克蘭局勢,將會牽動中國與台灣局勢,總統府昨日澄清,台、烏兩國局勢有本質不同,切莫輕信假訊息遭受誤導,影響國人士氣。
癱瘓敵軍通訊 日本海上自衛隊著手研究干擾人造衛星技術 by 陳怡菱2021-09-242021-09-24 《產經新聞》21 日報導,人造衛星是各國軍隊行動的基礎,而日本防衛省正著手可干擾人造衛星通訊能力相關的研究。中繼聲音、圖像、影像等數據的衛星通訊以及衛星定位系統(GPS)都是透過電波向地球傳回數據,這項研究的目標是擁有能夠干擾阻礙電波接收使敵軍部隊無法發揮作用的裝備。這是日本考慮到在太空領域領先的中國和俄羅斯,首次具體進行攻擊功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