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間諜氣球》搜集美軍情報?攪亂美國政壇?美軍高調公布回收照片 by 艾格姆2023-02-082023-02-08 美國五角大廈 2 月 2 日表示,發現中國高空偵察氣球進入美國領空疑似在蒐集敏感情資,中國則稱這是中國企業的無人飛艇,飛入美國是意外,但此事已引起軒然大波。4 日美國國防部在總統拜登命令下,出動戰機於南卡羅來納州領海上方擊落中國的偵察氣球。而正當輿論認為美國和中國正在修復關係之時,間諜氣球事件也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本的中國行臨時喊卡。
這是一顆間諜月亮》美國國土上空驚見中國間諜氣球 布林肯暫停訪中計畫 by 謝時2023-02-042023-02-04 美國時間 2 月 3 日在社交平台和媒體上紛紛大幅報導,在多人募集美國上空出現奇怪的不明飛行物體引發關注。五角大廈發言人賴德將軍(Brigadier General Patrick Ryder)在聲明中表示,五角大廈因擔心危及地面人員而不予擊落,但已經密切注意並追蹤這顆疑似由中國升空、飛越美國上空的監視氣球路徑。
美國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 傳今春訪台灣 by 林志鴻2023-01-24 酒杯新聞」(Punchbowl News)今天援引一名直接參與會談的官員報導指出,聯邦眾議院新任議長共和黨籍眾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今年春季將訪問台灣,五角大廈正為此預做準備。若果真成行,麥卡錫將成為 1997 年以來第 3 位訪台的美國國會議長。
日經亞洲:美國擴大國民兵對台灣軍隊的訓練 by 謝時2023-01-212023-01-21 《日經亞洲》(Nikkei Asia)1 月 20 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早在 2022 年春季前就已開始訓練台灣軍隊。美國政府主要用意為擴大對台灣軍隊的訓練範圍,以加強對中國的威懾力量,並深化與台灣的合作 —— 因為國民兵為烏克蘭軍隊進行的演練有助於烏克蘭抵禦俄羅斯軍隊的入侵。
與中國影響力抗衡 美國與馬紹爾、帛琉續簽安全經濟合作協議 by 蔡侯塞2023-01-182023-01-18 美國和帛琉1月11日簽署備忘錄,同意在美國的援助增加一倍後,即將正式續簽「自由加盟協約」(COFA)。另一方面,根據美國五角大廈公佈的文件顯示,美軍計劃到2026年在帛琉安裝超視距雷達,以增強對西太平洋的預警能力,特別是因應中國的軍事崛起。此外,澳洲也跟巴布亞紐幾內亞達成共識希望兩國完成安全條約談判。
美專家:列入美商務部實體清單 中國「聯想(Lenovo)」該是下一個 by 陳怡菱2023-01-082023-01-08 為了保護美國免於暴露於中國風險,美國去年底再將一批中國企業列入商務部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然而,研究中國科技問題的「中國科技術威脅」(China Tech Threat)共同創辦人萊頓(Roslyn Layton)則指出:商務部雖然禁止了為中國提供軍用技術的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的計算部門,卻未將其旗下有過多次侵犯隱私、竊取個人數據歷史的中國個人電腦產銷公司「聯想(Lenovo)」也列進清單。
美國發表匿蹤戰略轟炸機B-21突擊者 可無人駕駛並整合未來新發明的武器 by 蔡侯塞2022-12-072022-12-07 美國12月3日發表最新高科技匿蹤戰略轟炸機B-21突擊者(B-21 Raider),它能夠攜帶核彈與常規武器,並且可以無人駕駛模式執行任務。這款轟炸機是由製造商諾斯洛普格拉曼製作。諾斯洛普格拉曼發言人表示,美國空軍計劃購買至少100架B-21,每架轟炸機的價格為7億美元。未來將替換冷戰時期的B-1與B-2轟炸機。
威懾中國 美國擬在澳洲部署具6架B-52轟炸機 by 艾格姆2022-11-092022-11-09 美國五角大廈11月1日證實,隨著跟中國擴張的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美國正計劃向澳洲派遣具有核子打擊能力的B-52轟炸機,此舉發出了一個明確的威嚇訊息。澳洲國防部長2日淡化了計劃在澳洲北部對B-52設備進行重大升級的重要性。但此消息引發中國的憤怒,稱此舉破壞了區域和平與穩定。中國還警告可能發生區域軍備競賽。
美中印巴地緣政治角力 美國、巴基斯坦軍方與國安高層會面 by 艾格姆2022-10-112022-10-11 巴基斯坦軍方表示,陸軍司令巴吉瓦(Qamar Javed Bajwa)10 月 4 日跟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和白宮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舉行會議討論區域安全局勢。五角大廈表示,會談是專注於解決關鍵共同防禦利益的機會。分析師指出,這次會面可能涉及更多軍事合作的討論。
美國防工業難去中?新F-35戰機內有中國零件交付急踩煞車 by 蔡侯塞2022-09-212022-09-21 美國國防部9月7日確認F-35第五代戰鬥機的交付已被擱置,因為在由漢威聯合(Honeywell)供貨的渦輪機中發現有使用未經授權的中國製磁鐵。9日F-35聯合生產辦公室尋求對該中國製零件的豁免,否則每年140多架F-35的生產會面臨嚴重的風險,但同時五角大廈表示製造商已經為未來的戰機找到可替代的零件供貨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