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勁中國「一帶一路」 歐盟「全球門戶」4億歐元投資孟加拉 by 李熱葵2023-10-292023-10-29 孟加拉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造訪歐盟,向布魯塞爾傳遞一個重要訊息:在歐盟和中國的影響力爭奪戰當中,孟加拉不會選邊站。哈希納此行是為了與歐盟簽署投資協議,總金額高達 4 億歐元。這是歐盟「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的一部分,是要與中國「一帶一路」分庭抗禮的外國投資計畫。
「一帶一路」10週年專題:歐洲篇——民主與極權的壁壘日益分明 by 蕭良嶼2023-10-272023-11-08 在以哈戰爭開打,國際局勢一片蜩螗之中,中國慶祝「一帶一路」10 週年的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如期在北京召開。明顯可見的是,與 2019 年四月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相比,親自露面的其他國家元首明顯減少許多。
中國一帶一路 棄鐵公基轉攻綠能脫碳市場 by 陳怡菱2023-10-172023-10-18 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 2013 年秋季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已經過了十個年頭。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藉由公路、鐵路和港口等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投資,擴大了對沿線國家的影響力,同時也受到了對於過度貸款使開發中國家面臨「債務陷阱」的批評。
蒙特內哥羅落債務陷阱 加入一帶一路國庫空虛 by 李熱葵2023-08-242023-08-24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計畫到今年正好屆滿十年,美國《外交事務》雜誌形容這是「人類史上規模與野心最大」的基礎建設計畫,但它的問題也很大。許多分析人士指出,債務是最大的問題,許多發展中國家為求建設,政府同意彌補任何收入缺口,提供主權擔保,迫使納稅人買單。這種債務外交令人憂慮。2017 年,斯里蘭卡無力償還赫班托達(Hambantota)港口工程債務,最後中國談判獲得這個深水良港 99 年的租約,引發了華盛頓和其他西方國家憂慮,認為中國的真正目的在於獲得整個印度洋、波斯灣和美洲的戰略設施。
呆帳近800億美元 一帶一路大撒幣反噬中國? by 陳怡菱2023-06-022023-10-17 中國金融機構在海外的貸款債權問題正不斷擴大。在 2020~2022 年期間,同意對貸款條件再進行談判、實際上屬不良債權(呆帳)的金額高達 768 億美元(約新台幣 2 兆 3,600 億元),是 2017~2019 年的 4.5 倍。這是由於 COVID-19 疫情和通膨直接衝擊到新興國家的經濟。
一帶一路計畫又爆發嚴重抗爭 巴基斯坦示威者要中國人離開 by 蔡侯塞2023-01-102023-01-14 中國在巴基斯坦的一帶一路重點工程瓜達爾港(Gwadar Port)日前爆發嚴重的民眾抗議。抗議團體「瓜達爾權利運動」(Haq Do Tehreek)靜坐圍堵港口,緊張局勢已經持續數週。示威領袖里曼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在該地區工作的中國公民離開。目前當地政府強力鎮壓抗爭,實施宵禁。
一帶一路刺激誰的經濟?寮國人:遠不如預期 日本以優異工程品質發揮影響力 by 蔡侯塞2022-12-132022-12-13 一年前,耗資 60 億美元連接寮國和中國的高鐵(又稱「中寮鐵路」)高調竣工,寮國希望它能推動出口並刺激經濟。但一年後,寮國的消息人士指出,大部分貿易都是單向的,中國出口機械、汽車零件、電子產品和消費品。相較之下,寮國的出口受到中國嚴格的邊境防疫政策和其他結構性障礙,對中出口遠不如預期。
中國一帶一路的印尼高鐵計畫超支 20 億美元 誰買單? by 蔡侯塞2022-10-182022-10-18 印尼總統佐科威日前視察了一條有望在 2023 年投入營運的高鐵,這條高鐵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但是印尼中國高鐵公司(Kereta Cepat Indonesia China)執行長德威亞納卻表示,雅加達到萬隆(Bandung)的高鐵計畫超支 20 億美元,遇到了資金的障礙。
一帶一路之外:中國透過「智庫外交」形塑印尼輿論 by 蔡侯塞2022-09-062022-09-06 印尼第一條高速鐵路的首批中國製車廂於 9 月 2 日抵達雅加達港口,就在中國經濟影響力不斷成長的同時,中國也開始加強所謂的「智庫外交」,該戰略是中國政府透過加強學術話語權,來塑造與保持中國的形象,並增加世界對中國的「了解」。
經濟發展或人口販運?俄烏戰爭與中國一帶一路困境 by 李 運理2022-07-232022-07-24 一帶一路作為中國近年主要推動的經濟發展項目,預計藉由陸運、海運的方式,擴大中國在區域經濟中的影響力。然而,該項計畫卻因今年的俄烏戰爭而遭逢困境,迫使北京當局需要重新調整計畫執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