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卿布林肯於世界新聞日直言:台灣處於中國混合戰最前線 民主實驗室「中國指數」調查呼應 by 謝時2022-05-072022-05-07 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午赴華府外籍記者俱樂部(FPC)發表演說及接受媒體提問。布林肯演說中關切新聞工作者在世界各地的境遇,包括戰地記者在烏克蘭遇襲重傷或喪命、緬甸記者遭綁架身亡、以及多達50名記者遭中國囚禁等。這也是因疫情而睽違兩年多以來,國務院首度能在FPC召開實體記者會。
覬覦阿富汗豐富礦產 中國積極奔走欲獲塔利班信任 by 蔡侯塞2022-03-162022-03-15 中國正在與塔利班當局進行談判要在梅斯艾奈克(Mes Aynak,意為小銅礦場)開採銅礦。此外,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也正在跟塔利班談阿姆河(Amu Darya)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這兩個礦區之前因為戰爭而停止開採多年。中國亟欲獲得阿富汗礦產,相對應的也以輸送物資和呼籲美國釋放阿富汗的外匯儲備來獲得塔利班的信任。
聯合國譴責俄羅斯決議案:東南亞國家及出人意料的柬埔寨 by 艾格姆2022-03-082022-03-08 在3月2日聯合國的特別緊急會議上,聯合國大會投票通過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決議案。在東南亞,儘管大多數政府不願意對俄羅斯的侵略採取強硬立場,但最終大多數國家都支持譴責俄國的決議。值得注意的是,柬埔寨在最後一刻甚至出人意料地加入提案國之列。而越南和寮國投下棄權票,但是緬甸的代表跟阿富汗一樣,無法代表該國當前的政權。
阿富汗駐中大使長達6個月沒有薪水 留下秘書自行離職 by 王義銘2022-01-152022-01-16 阿富汗駐中國大使賈維德·艾哈邁德·卡伊姆(Javid Ahmad Qaem)在推特上表示,在塔利班奪取政權後,數月來喀布爾沒有給他發工資,他已於 1 月初離職。
歐洲可能聯合派駐阿富汗 哈紹吉謀殺案後馬克宏為區域穩定訪沙烏地 by 王雪俐2021-12-062021-12-06 法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自今年9月 10日以來,在卡達的協助之下,法國已經從阿富汗撤出396名阿富汗人和 110名法國人,此外還有4名荷蘭人及56名曾經協助荷蘭軍方的通譯等人員,因為可能遭受塔利班的報復而撤出。法國總統馬克宏展開兩日波灣訪問,造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沙烏地阿拉伯。
「玻璃心」碎滿地?中俄駐美大使聯名投書譴責美國 by 蔡侯塞2021-12-012021-12-01 美國 2021 年 11 月 23 日公布 12 月民主峰會邀請的國家名單,台灣名列其中。而中國與俄羅斯等國被排除在外。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和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安托諾夫(Anatoly Antonov)27 日罕見的聯名在國家利益雙月刊(National Interest)批評美國此舉是冷戰思維下的產物。
昔日雜誌封面人物阿富汗少女古拉 獲義大利庇護 by 王義銘2021-11-272021-11-28 11 月 25 日,義大利總理辦公室證實,國家地理雜誌昔日封面人物「阿富汗少女」古拉(Sharbat Gula),已獲得義大利庇護。
國際奧委會:中國冬奧的人權問題不干我們事! by 王義銘2021-10-162021-10-16 10 月 13 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副主席柯茲(John Coates)卻表示,國際奧委會不會對 2022 年冬季奧運主辦國中國的人權紀錄進行施壓,因為對主權國家下令並不是該委員會的職權。
歐盟巴爾幹峰會:對建構「歐洲武力」無共識 by 王雪俐2021-10-072021-10-07 週二(10 月 5 日)歐盟巴爾幹峰會前夕,歐洲各國領袖在斯洛維尼亞布多堡(Brdo Castle)出席一場非正式的會議,商議是否要組織一支獨立的歐洲軍隊。在此之前,歐洲各國經歷了西方武力撤出阿富汗的動盪,法國更是被美加英澳等國排除在地緣戰略公約之外。
美國防部長:蒲亭主動出借俄國駐中亞軍事基地 by 陳文正2021-10-022021-10-03 謀長吉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會面,席間米萊重提早前俄羅斯總統蒲亭向美國總統拜登建議讓美方借用俄在中亞軍事基地一事,以監視阿富汗的恐怖主義威脅。目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指示密利(Mark Milley)重提該建議。吉拉西莫夫對此未有作出任何表態和承諾,克里姆林宮亦拒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