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添購攻擊快艇防禦領海 小馬可仕:沒中國參與也要探勘油田 by 艾格姆2022-12-062022-12-06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12月1日表示,即使沒有跟中國達成協議,菲律賓也會在南中國海勘探石油和天然氣,並強調菲律賓有權在南中國海開採能源儲備。而11月底菲律賓海軍宣布計劃再購買15艘以色列製的快速砲艇,以加強對外國入侵領海的威懾力。
中國火箭殘骸又亂掉!中國海警強行自菲律賓收走 by 艾格姆2022-11-292022-11-29 管轄中業島(Thitu Island,菲稱「希望島」 Pag-asa Island)海域的菲律賓武裝部隊西部軍區(WESCOM)司令卡羅斯(Alberto Carlos)11 月 24 日表示,菲律賓海軍人員在中業島附近撿獲中國火箭殘骸後,遭到中國海岸警衛隊強行收走。菲律賓外交部已要求中國作出解釋。
助泰國和菲律賓減少碳排放 美國端出小型核電廠計畫 by 艾格姆2022-11-292022-11-29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訪問泰國和菲律賓期間,公佈向兩個東南亞盟友提供使用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SMRs)的小型核電廠計畫,以幫助泰國和菲律賓減少破壞氣候的碳排放。但專家警告說,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距離投入使用還有數年時間,而且仍有一些技術障礙。不過,這是美國首次向東南亞國家提供核子技術。
美斥資6,650萬美元擴建菲軍事基地 美菲領袖見面商議台海局勢 by 艾格姆2022-11-222022-11-22 菲律賓11月15日表示,根據2014年的「加強國防合作協議」(EDCA),國防盟友美國已同意斥資6,650萬美元,於2023年開始在三個軍事基地建設訓練和倉庫設施。菲總統小馬可仕於APEC和中國習近平會面討論南中國海問題,與此同時,菲律賓駐華盛頓大使羅慕德斯表示,小馬可仕將和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會面討論台海局勢。
曼谷APEC:烏克蘭、台灣、朝鮮問題熱議 賀錦麗保證:美國會待在這裡 by 蔡侯塞2022-11-222022-11-22 由 21 個成員國組成的亞太經合會(APEC)11 月 19 日承諾促進貿易並採取更多措施應對各種經濟挑戰。各成員國領袖或代表均出席峰會,會議期間經常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台灣問題、朝鮮問題等熱門議題而中斷。而 APEC 的落幕也意味著 11 月東南亞三場「會議桌上」的地緣政治競爭暫告段落。
11月東南亞月:東協峰會、東亞高峰會、G20、APEC陸續登場 by 蔡侯塞2022-11-072022-11-07 11月東南亞將會部分佔據各國新聞版面,東南亞將舉辦三場重要的外交聚會。11月8日至13日會在柬埔寨金邊舉行東協峰會,13日東亞高峰會,15日至16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行G20峰會,18日至19日在泰國曼谷舉行APEC。其中美國總統拜登會參加東協峰會與G20峰會,副總統賀錦麗會參加亞太經濟合作峰會。
日本今舉行安倍國葬儀式 岸田文雄與賀錦麗共同譴責中國在台海挑釁 by 林志鴻2022-09-272022-09-27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內閣今天下午為安倍晉三舉辦國葬。日媒報導,各國代表獻花時唱名「台灣」,周學佑對此表示,獻花儀節由日本政府規劃決定,尊重主辦單位安排,中國沒有理由對台日基本人情義理做出任何的抗議。賀錦麗與岸田文雄共同譴責中國在台灣海峽的行徑。外交部表示,紀念安倍最好方法,就是民主國家更加團結,捍衛共同珍惜的價值。
中國使館人員偽裝混入太平洋島國論壇 遭認出後被趕出會場 by 蔡侯塞2022-07-202022-07-20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7月13日在斐濟太平洋島國論壇進行網路演講時,兩名中國使館武官偽裝成記者,遭到《衛報》記者莫沃諾認出,這兩名中國武官隨後遭警方請出會場。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之前曾巡迴太平洋島國企圖簽署更多安全協議卻鍛羽而歸,斐濟太平洋島國論壇負責人日前表示,當時王毅在還沒跟任何島國領袖會晤前,就已經擬好一份「成果文件」了。
泰美中三角關係:泰國為何抵擋的了中資基礎建設誘惑? by 艾格姆2022-07-192022-07-19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7 月 10 日訪問曼谷跟泰國外交部長董恩(Don Pramudwinai)會面。期間兩國簽署泰美戰略聯盟與夥伴關係公報(Thai-U.S. Communiqué on Strategic Alliance and Partnership),此外兩國也簽署促進供應鏈彈性的備忘錄,確保強大、有彈性和多樣化的供應鏈合作,特別是在關鍵產業和技術創新領域。
賴清德與裴洛西會談 裴:親向世衛秘書長挺台加入WHO by 楊是命2022-01-292022-01-29 賴清德副總統即將率團返台,於美國當地時間 28 日下午 3 時 20 分過境抵達舊金山,立即與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進行半小時視訊,賴清德與裴洛西談話過程輕鬆、友善,在對話中,裴洛西表示肯定台灣防疫表現,還透露自己曾親自向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表達台灣應該參與WHO,並表示希望將來有機會與賴清德面對面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