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段勝選想要F-16 拜登暗示拿瑞典入北約交換 by 王雪俐2023-06-01 5月28日土耳其進行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果然如外界所預期,現任總統艾爾段囊括52.1%的選票,輕鬆擊敗在野黨聯合推出的對手基里達歐魯,執政即將邁入第三個十年,但也讓土耳其持續陷於民意分裂和經濟衰退。投資人和經濟學家表示,土耳其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14日)前,土耳其外匯儲備大幅下滑,恐怕這個趨勢還將繼續下去。
【報呱全世界】EP155 資訊戰下台灣的安全風險和挑戰 ft. 沈伯洋(撲馬) by 編輯室2023-04-232023-04-23 本週的來賓是黑熊學院的共同創辦人之一沈伯洋(撲馬),面對即將到來的大選,我們從這幾年接受到的資訊戰攻擊,理解到了什麼?又該如何應對?撲馬上個月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作證,他說了什麼呢?台美關係來到最高峰的此刻,難道還有一絲絲的不信任感?從何而來?很重要的節目內容,大家千萬不要錯過喔!
歷史性的一刻!麥卡錫以元首級規格招待台灣總統並與跨黨派議員會議 by 謝時2023-04-062023-04-08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美西時間 2023 年 4 月 5 日下午 1 時在加州錫米谷雷根總統圖書館接待過境洛杉磯的台灣總統蔡英文,並與跨黨派議員展開不對外公開的雙邊領袖會議。在這場歷史性的會晤後麥卡錫與蔡英文召開聯合記者會,吸引全球上百家媒體報導,全球關注台美之間如何攜手抵抗來自中國的威脅逼迫,持續深化和堅定雙邊關係。
沈伯洋美國國會聽證會作證 「中國影響力指數」台灣「名列前茅」 by 嚴 武臣2023-03-242023-03-24 台灣民主實驗室於今(3 月 24 日)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記者會,由沈伯洋理事長說明民主實驗室正在推動的跨國計畫「中國影響力指數」。該計畫由全球兩百多位專家學者參與,除了收集各國數據來衡量中國影響力,也致力於描繪中國影響各國的策略。沈伯洋接受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邀請作證,報告台灣對抗中國影響力經驗。
【劉以正】《2023 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美國如何強化台灣國防 by 劉以正2023-03-052023-03-13 美國總統拜登已於 12 月 23 日(五)簽署《2023 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 2023),其中有多處針對台灣的條文,也為未來的台美互動關係設下了新的目標。內容更包含了提供軍事援助、加強與台灣軍事合作以及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等等重大項目。但是目前仿間對於《2023 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多注重在援助金額、是否無償、是否撥款等等;以下本文將會為大家分析《2023 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當中值得注意的章節。
美眾議院通過新法追究中國迫害維吾爾人 參眾議員要求調查中國扼殺圖博母語 by 蔡侯塞2022-12-072022-12-08 美國眾議院12月1日通過法案為追究中國迫害維吾爾人的責任提供新的工具,包括要求任命國務院任命維吾爾問題特別協調員。另一方面,民主黨籍參議員默克利與眾議員麥高文致信甫走馬上任的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克,呼籲聯合國調查中國將圖博兒童強制安置在跟家人分離的寄宿學校,以減少他們學母語和文化的機會。
《2022 晶片與科技法》的抗中效力夠嗎? by 林藤2022-08-132022-08-13 經過兩年的努力,國會終於通過了《2022 晶片與科技法》,為半導體產業提供 770 億美元,並授權(但不是實際資助)數千億的國內研究和開發。《華盛頓郵報》外交政策評論家與 CNN 政治分析師喬許.羅金撰文表示,該法案雖然不完美,但整體來說是一項明智的投資。但是,當涉及到與中國競爭時,這個任務還遠遠沒有完成。
中國大疆遊說美議員反無人機法案 烏克蘭自製無人機力搏援俄中製無人機 by 艾格姆2022-07-202022-07-20 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大疆無人機公司斥資 400 萬美元聘請遊說公司 Squire Patton Boggs 和 Vogel Group 游說美國議員不要支持《美國安全無人機法案》(American Security Drone Act),該法案禁止聯邦政府購買中國或其他會構成國安風險的無人機。此外,中國大疆無人機遭到揭露被俄軍用來追蹤烏克蘭使用者,並將其殺害。
美參院版國防授權法案 助台強化自我防衛 by 呂酒林2022-07-192022-07-19 美國參院軍委會今天向院會提交國防授權法案,法案要求行政部門須在法案生效 180 天內與台灣相關部門官員制定數年計畫,為台灣提供適當防衛能力,並進行聯合訓練與演習。
愈制裁中俄關係愈鐵!歐美如何看待俄羅斯戰略夥伴中國? by 謝時2022-04-022022-04-02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 2022 年 4 月 1 日在北京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召開視訊會議。隨著歐美各方興起檢討對中政策的時候,這場被外界批評為「愚人節峰會」的會議沒有會後聯合聲明、亦沒有召開記者會,這也顯示著中國領導人與歐盟高層沒有達成任何實質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