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美國將重返 2015 年巴黎氣候協議還不到一週的時間,法國外長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接受法廣綜合頻道(France Inter)訪問時表示:「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樣了,因為⋯⋯可以說是間接的與川普有關,歐盟因此獲得了自信,歐盟成長了,歐盟也脫離天真了。」
日本政府為了推廣捕集燃煤火力發電廠等排放的二氧化碳封存於地層的碳捕捉封存技術,研究新的法律以利於建構產業環境。目前發展CCS產業需要適用多條法規,日本政府擔心這樣會成為企業參與的阻礙,所以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法體系能夠從頭到尾涵蓋CCS產業。推廣並加速CCS技術的普及,也是為了實現2050 年溫室氣體零排放。
本月稍早中國宣佈禁止進口澳洲煤礦,預期可對澳洲外銷市場造成更大的打擊,熟料禁止澳煤對中國造成的影響,似乎比對澳洲還大,澳洲媒體甚至用「報應不爽」(Karma hits China after Aussie export ban)來形容。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受邀在線上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Climate Ambition Summit)開幕式上發表演說,適逢巴黎氣候公約簽訂完成的五週年,古特雷斯呼籲各國宣佈進入「氣候緊急狀態」(state of climate emergency),才有可能真正落實減排溫室氣體的量化目標。
澳洲野火長期延燒,生態學家以棲地來計算,保守估計死於大火的動物為數超過十億,受影響的物種總數超過百種,是不折不扣的生態災難,澳洲總理莫里森的支持率因此降到去年 8 月執政以來的最低點。舉國憤怒當中,澳洲原住民應對野火的方式開始受到較為廣泛的注意。
印尼首都雅加達自跨年夜出現暴雨,導致河流上升淹沒了大雅加達的十幾個地區,也造成首都郊區的丘陵地區土石流。到目前為止至少有 60 人死亡,仍有近 10 萬人被迫離開家園。印尼氣象部門表示,這是自 1866 年荷蘭殖民有氣候記錄以來的最大單日降雨量,並認為是全球氣溫上升所造成的。
環保組織 Urgenda 於 2013 年控訴荷蘭政府,要求政府遵照通行的科學見解控制荷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就是要比 1990 年的排放量低 25-40%,以避免到 2020 年全球升溫超過 2 度。Urgenda 指稱,荷蘭政府無意將減量排放限制提高到 20% 以上,未能充分保護公民不受氣候變遷的威脅,違反了《歐洲人權公約》。
南半球的澳洲正進入初夏,也是澳洲最容易發生野火的季節。而今年春天以來超過攝氏 40 度的破紀錄高溫更是火上加油,澳洲東部及東南部野火頻傳,時速 100 公里以上的強風助長火勢,煙霧和灰塵覆蓋廣大地區,連雪梨等大城市都被陰霾所籠罩。
本週巴西的國家太空研究中心公布數據,指稱 2018 年 8 月 和 2019 年 7 月之間,巴西亞馬遜雨林已經縮小了 6,066 平方公里,比前一年多出了 30%,亞馬遜雨林遭砍伐的速度在現任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任內達到 11 年來的新高,但波索納洛不以
陷於貿易戰僵局的美中兩國上個月宣布有望在今年年底前簽訂第一階段的協議,但如今這一宣示普遍不被看好,路透社的報導引述「貿易專家及親近白宮人士」的意見指出,這期待中的第一階段協議大概要等到明年了。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