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轉法案七折八扣:這不是受難者用生命倡議所想見的結果 by 楊是命2022-05-172022-05-17 立法院今(17)日轉型正義法案三讀通過,包含設置「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基金會」,落實權利回復,以及由行政院長召集「推動轉型正義會報」、新設「人權及轉型正義處」,讓轉型正義不停歇。但是,立委賴品妤在部分條文棄權投票,她說行政院版本對受難者的權利打折再打折,我們應該更負責任的推動各項轉型正義的工程。
放寬港澳來台讀書引爭議 林靜儀籲:重新審視港澳地位 by 麥聊2022-05-172022-05-17 教育部公告修正「香港澳門居民來台就學辦法」,將放寬港澳學生來台就讀限制,港澳生可以學生身份就讀台灣高中職,引發有無國安疑慮的討論。國安局局長陳明通表示,要對台灣的民主有信心,學生來台灣之後,思想就開放了。民進黨立委林靜儀則指出,重點在於法制度上要重新審視港澳地位,建議國安審查責任歸屬,以及促進族群之間的溝通。
李鴻鈞任監察院副院長、陳翠蓮遭拒任公視董事:轉型正義在台灣還可能嗎? by 楊是命2022-05-102022-05-10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將於五月底卸任,雖然民進黨一再強調轉型正義不因此停歇,但近來民進黨打算提名曾任國民黨高位的李鴻鈞,擔任監察院副院長一職;另外,長期研究二二八屠殺事件的學者陳翠蓮,在公視董事的選舉中落選,理由是其歷史觀「撕裂族群」。將兩件事情對照來看,加害者出任高位,捍衛民主者不得任公職,讓人懷疑台灣這塊土地上,真有轉型正義嗎?
高登環球生醫遭國民黨抹黑決定棄標 陳時中嘆:民眾一下子少1,700萬劑快篩 by 林志鴻2022-05-052022-05-05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昨(4)日開記者會質疑,採購快篩試劑的高登環球生醫公司前身是小吃店,資本額僅 200 萬元,衛福部向該公司買快篩涉圖利特定廠商。對此,高登昨晚發布聲明決定不參與投標,以消弭暴利思考,並要求國民黨團自己去組團採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受訪時,大嘆一口氣說「政治干預商業」這樣不好,好不容易爭取到 1700 萬劑,如今又要再想辦法。
台鐵公司化方向不變 民進黨團:希望本會期通過法案 by 楊是命2022-05-032022-05-03 交通部提出台鐵公司化的改革方案後,至今仍未與基層台鐵員工取得共識,台鐵產業工業甚至在 5 月 1 日「拒絕加班」,造成當天鐵路幾乎停擺。但是,公司化的改革方向不因而改變,民進黨團昨(2)日表示,預計將在這個會期完成修法,交通部長王國材也會持續與基層員工溝通。
港人來台定居暫緩 經民連:各方宜加強對話而非凸顯矛盾 by 麥聊2022-05-032022-05-03 為解決香港人來台定居等問題,陸委會提出「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符合一定條件的港澳人士即可獲得在台「定居」的權利。對此,立委林靜儀指出,香港議題無法忽視中國因素,應針對執行細節再研議。經濟民主連合建議,應落實原本制度有的「HF177 庇護居留」簽證,讓香港抗爭者可以基於政治因素,留在台灣接受庇護。
馬英九與中國立場一致圍剿《舊金山和約》 陳儀深:地位未定是專門打臉北京 by 林志鴻2022-04-282022-04-28 今天是《舊金山和約》生效與《台北和約》簽訂 70 周年,國史館與學界上週六舉辦「舊金山和約及台北和約生效七十週年研討會」,引來中國國台辦及中國國民黨的批評。對於國共兩黨圍剿《舊金山和約》,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表示,國民黨沒有警覺北京立場與其一致,如果形同呼應,又不能代表中國,豈不等於在邀請中國併吞台灣,這才是傷害區域和平。
華視一周三度烏龍報導 經民連:華視應納入國安管制 by 霍布斯潘2022-04-252022-04-25 華視新聞在 20 日誤稱共軍侵台後,隔日出現「台北凌晨下起拳頭大冰雹」、「巴士海峽發現石油」等錯誤資訊,使公廣董座與華視總經理請辭;昨(24)日,華視又被媒體批露,將行政院長蘇貞昌誤植成「總統蘇貞昌」,使華視一周三度烏龍報導,華視對此也三度致歉。今(25)日,經濟民主連合(經民連)召開記者會強調,華視應納入國安管制。
顏清標連任鎮瀾宮董事長 林靜儀籲:政治與宗教必須分開 by 楊是命2022-04-24 大甲鎮瀾宮今(24)日召開第 12 屆信徒代表大會,顏清標再度高票連任董事長,他隨後發表聲明表示,將不再參與政治與選舉事務。但是,前大甲鎮瀾宮信徒代表易錦隆批評,仍未公開 23 年來的財務資料,也沒有去審查顏清標的戶籍地在沙鹿,顏清標可能根本沒有資格參選。顯見顏家的爭議並未因為選舉結束而落幕。
國防採購劣質中國製品 立委提案修法嚴懲 by 楊是命2022-04-092022-04-09 今(2021)年 2 月中山科學研究院爆出天弓飛彈採購到劣質中國製品,對台灣國防安全造成重大漏洞,王定宇、羅致政等二十多名立委提案修法,認為惡質廠商以中國劣質品混充,不能只以政府採購法處罰,提出國家安全法之修正,嚴懲不肖廠商,避免國防採購出現國安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