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洋美國國會聽證會作證 「中國影響力指數」台灣「名列前茅」 by 嚴 武臣2023-03-242023-03-24 台灣民主實驗室於今(3 月 24 日)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記者會,由沈伯洋理事長說明民主實驗室正在推動的跨國計畫「中國影響力指數」。該計畫由全球兩百多位專家學者參與,除了收集各國數據來衡量中國影響力,也致力於描繪中國影響各國的策略。沈伯洋接受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邀請作證,報告台灣對抗中國影響力經驗。
加拿大研擬外國勢力代理人法 中國干預選舉醜聞誰從「中」獲利? by 謝時2023-03-112023-03-11 加拿大媒體上個月引用匿名的加拿大安全情報局來源,揭露中國針對加拿大 2019 年及 2021 年的選舉進行干預的計畫詳細報告,引發宣然大波。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本週宣布將任命獨立調查員啟動調查,但他和其政黨仍迴避相關質疑,這也引起朝野及媒體的抨擊。在醜聞無法降溫的狀況下,加國政府宣布著手研擬外國勢力影響透明化登記制度。
斐濟新任總理終止對中MOU切斷與中國警務合作 力拼團結的太平洋島國論壇 by 林藤2023-01-312023-01-31 斐濟新任總理拉布卡(Sitiveni Rabuka)上任後終止了斐濟和中國之間針對兩國警務人員培訓及交流的合作備忘錄(MOU)。拉布卡表示,沒有必要讓中國國家安全人員繼續在斐濟警察隊工作,兩國的警務系統不同。根據《斐濟時報》報導,拉布卡已要求中國公安離開該國。另外,在拉布卡積極說服下,吉里巴斯宣布重回太平洋島國論壇。
安華邁向首相之路走了25年!上任首要解決經濟、宗教種族衝突 by 蔡侯塞2022-11-292022-11-29 馬來西亞11月19日舉行國會大選後,並未有政治聯盟過半,因此出現安華領導的「希望聯盟」(PH)與慕尤丁領導的「國民聯盟」(PN)互不相讓的政治僵局,最後元首蘇丹阿布都拉(Al-Sultan Abdullah)任命安華為首相。安華10月25日表示,他上任後的首要重點將是降低生活成本,以及處理因選舉激化的種族與宗教衝突。
馬來西亞選後出現「懸峙國會」 無政治聯盟過半、首相人選難產 by 蔡侯塞2022-11-222022-11-22 馬來西亞11月19日舉行國會大選,三大政治聯盟均未過半,出現「懸峙國會」(hung parliament),反對黨領袖安華領軍的希望聯盟獲得最多席位。馬來西亞皇宮指示,各方得在21日前提交獲得多數議員支持的首相人選。由於首相人選難產,皇宮21日宣布,政治聯盟提交首相人選延長至22日下午2點前。
尼泊爾國會大選 理念矛盾的政治聯盟讓選民感到挫敗 by 艾格姆2022-11-222022-11-22 繼5月的地方選舉後,尼泊爾於11月20日舉行國會與省級大選, 1,800萬選民選出275名眾議院議員和550名省議會議員。在混合選舉制度下,有60%的國會議員是透過多數票當選制產生,40%的代表透過比例制產生。一般預計會由中間派尼泊爾國大黨(Nepali Congress)領軍的執政聯盟獲勝。
馬來西亞國會大選開跑 三強鼎立難過半需組執政聯盟 by 蔡侯塞2022-11-082022-11-08 馬來西亞 11 月 19 日國會大選的競選活動於 5 日開跑,這將決定巫統領導的國民陣線、反對黨領袖安華為首的希望聯盟及前首相慕尤丁率領的國民聯盟誰能出線,又或是得組成執政聯盟。而根據 4 日的民調顯示,馬來西亞反對派政治集團需要結成聯盟,大選後才有機會執政,沒有人能贏下簡單多數。
馬來西亞首相解散國會提前大選 97歲前首相馬哈地宣布參選 by 艾格姆2022-10-182022-10-18 在執政聯盟之間的政治人物內鬥了幾個月後,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利(Ismail Sabri Yaakob) 10 月 10 日宣布解散國會。而選舉日期必須在國會解散後 60 天內舉行。選舉委員會表示,將於 10 月 20 日開會確定投票日期。馬來西亞 97 歲的前首相馬哈地 11 日宣布參選。
泰國會明年改選 普吉島成新政黨初試啼聲之地 by 蔡侯塞2022-09-272023-02-07 泰國選舉委員會暫定2023年5月7日舉行國會大選,但前提是總理帕拉育在四年任期結束日3月23日前未提前解散眾議院。然而,泰國反對黨議員和社運人士,甚至是執政的親軍事聯盟成員,乃至於社會的情緒越來越糟糕。最近幾週,曼谷的抗議活動一直在醞釀,日益滋長的憤怒正在為未來幾個月的政治混亂鋪陳,並可能替明年的選舉帶來嚴重問題。
【報呱全世界】EP115 馬克宏選後跛腳了嗎?團結壯大的北約 ft. 徐曉強 by 編輯室2022-07-172022-07-17 本週來賓是歐洲政治觀察家徐曉強,將和我們一起聊聊法國國會選舉結果,漫談法國兩次大選後氛圍,法國人像台灣人一樣這麼熱衷政治嗎?歐洲議會今年第七度通過友台文件,這代表什麼樣的意義?不要錯過本集節目聊歐洲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