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停台灣食品進口 問理由被「已讀不回」 by 王昕2022-12-112022-12-12 中國海關總署再近日以「註冊訊息不完整」為由,暫停一批台灣產品進口,其中以糖果餅乾、飲料、水產品等 3 類為大宗,包含台灣啤酒、黑松沙士等。今(11)日上午衛福部召開記者會說明指出中方審查邏輯不明,台灣僅能以書面方式申請,期限比其他國家少一年,向中方諮詢又遭「已讀不回」。
美《降低通膨法》排除補助韓國產電動車 韓國:勿歧視韓廠車 by 林貝利2022-09-232022-09-23 美國拜登總統與韓國尹錫悅總統 21 日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期間進行了 48 秒的「會談」,雙方再次確認為「應對北韓威脅」,將會加強、緊密合作。而針對美國最近通過的《降低通膨法》將韓國製電動汽車排除在補助對象外,韓國政府高層接連向美要求去除「歧視」。
英國首相強生首訪印度 兩國自由貿易協議可望10月達陣 by 蔡侯塞2022-04-262022-04-26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於 2022 年 4 月 22 日自 2019 年上任以來首次訪問印度,並跟印度總理莫迪就兩國之間的安全關係進行會談,同意加強國防和商業合作,強生表示,英國跟印度雙邊自由貿易協議可能在今年 10 月之前完成。
鄧振中與戴琪會談:持續向美表達台灣洽簽FTA決心 by 麥聊2022-04-192022-04-19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今(19)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Chi Ta)與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進行線上會談,雙方針對台美共同議題進行討論,包含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內的區域或多邊國際組織的合作。鄧振中也在會議中表達,台灣有意願與美國洽談雙邊貿易協定。
力抗中國霸凌立陶宛 G7全員到齊參與世貿訴訟 by 王雪俐2022-02-142022-02-14 歐盟已於1月27日就中國經濟脅迫立陶宛一事向世界貿易組織啟動糾紛程序,2月10日並且傳出台灣、日本、加拿大請求加入訴訟的消息。隔日立陶宛便發表聲明指出,中國海關總署宣布暫停立陶宛牛肉、乳製品及啤酒進口申報,其程序上的理由為「欠缺文件」,但立陶宛國家食品與獸醫局表示,迄今未從收到中國方面關於申報文件缺失的任何通知。
美國務次卿訪歐 商議應對中國經濟壓迫立陶宛 by 王雪俐2022-01-312022-01-31 負責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的美國國務次卿費南德茲造訪立陶宛。國務院發表的聲明指出,費南德茲造訪立陶宛的主要目的在於商討美立雙邊經濟合作,並「對立陶宛面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壓力與經濟壓迫表示支持」,在布魯塞爾將與歐盟商討如何應對中國對立陶宛的壓迫,也會商討跨大西洋兩岸的經貿投資。
立陶宛擬改代表處名稱?外交部:非事實 by 楊是命2022-01-282022-01-28 立陶宛與我方以「臺灣」為名互設代表處後,不斷遭受到中國經貿上的打壓,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於接受媒體採訪時,向立陶宛內閣喊話,應該考慮修改我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名稱,藉此化解與中國的矛盾,我國外交部對此回應,從未接獲立陶宛政府要求更改我國駐立陶宛代表處的名稱,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亦否認更改名稱一事。
一個也不留!立陶宛外交人員全數撤出中國 美國歐盟這樣回應… by 謝時2021-12-162022-01-06 自中國2021年11月21日不滿立陶宛讓台灣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而將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後,12月15日立陶宛外交部宣布,基於「人身安全」顧慮,決定召回駐中國臨時代辦契雅佩涅。同時,立陶宛駐中國大使館的19名外交人員全數撤出,將改以遠距方式在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運作,兩國關係瀕臨決裂邊緣。
民主能克服21世紀最大的危機嗎? by 林貝利2021-12-112021-12-11 民主峰會期間,《產經新聞》(紙本)10 日在頭版刊登了一篇華盛頓支局長渡辺浩生的文章,文中指出舉辦民主峰會有幾個象徵性意義,其一是民主體制曾經克服了 20 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等危機,但現在又面臨 21 世紀最大的危機。
本土社團籲以台灣之名加入CPTPP 「不需自貶為台澎金馬」 by 林志鴻2021-11-042021-11-11 台灣於 9 月 22 日正式遞出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申請,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指出,此次申請將遵循以往 WTO 的方式,用爭議最小的「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稱加入。對此,台灣社、李登輝民主協會、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等本土社團今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相關單位應用「台灣」之名加入 CPTPP,不需要自我矮化為「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個別關稅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