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感覺緩慢,但一旦開始就不會停止。」促轉會舉辦政治檔案徵集成果發表會

促轉會投入資源與各機關協調檔案解密與移轉事宜,並積極將各類檔案公開於眾。(圖/中央社記者游凱翔攝)

今(11)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於台大集思會議中心舉行「政治檔案徵集成果與研究初探發表會」,向社會報告第六波徵集所得之政治檔案成果與初步研究發現;遭到監控的政治犯家屬亦與會座談,分享他們被監控的經驗與閱覽檔案後的心得。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楊翠表示,「這批檔案數量龐大,警政署在整個解密、移轉過程中動員相當多同仁協助。」楊翠表示,這些檔案多數年代久遠,警政署同仁處理起來相當辛苦,因此特別感謝警政署的配合與協助,「這些檔案將來都會上線、開放,讓大眾能夠閱覽、使用或研究。

針對過去兩年,政治檔案移轉解密的進度,促轉會副主委葉虹靈表示,行政院也協助召開多次會議,並且加速立法,使得警政署這批去年一度預估要二十年才能完成解密的狀況被改善,在政治檔案條例通過後順利完成。促轉會並且投注資源完成民國 47 年至 57 年(西元 1958-1968 年)間超過一百萬頁檔案的數位化,其他部份則有賴檔案局繼續完成。而這些檔案的特殊性與價值,則是透過研究與整理,增加我們對威權統治的了解。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11日上午舉辦「政治檔案徵集成果與研究初探發表會」。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11日上午舉辦「政治檔案徵集成果與研究初探發表會」。
(圖/中央社記者游凱翔攝)

轉型正義最需要的是資源和時間,但我們最缺的正是資源和時間。」葉虹靈表示,將來會跟人權館、檔案局、國史館協調,加速進程,但她也強調,檔案不會是歷史的全部,因此要靠當事人來訴說,將他們閱覽檔案後的心得以及過去長年不被理解的狀態,呈現在社會面前,使得這些歷史得以繼續被流傳與記憶。「雖然感覺很緩慢,但一旦開始,就不會停止。

針對這批新出土警政署保防類檔案的樣態與分類,促轉會研究員陳昱齊在初步整理後,報告其特殊性在於其案量大與以個人為主,特別是對「特殊份子」的監控,其中包含出獄政治犯、政治犯家屬等,都被情治當局視為潛在威脅的群體。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楊翠於陳文成事件39週年紀念晚會致詞。
(圖/陳文成紀念基金會提供)

陳昱齊指出,政治犯家屬的監控檔案數量最多。這些家屬並不是因為他們做了什麼特殊的事,僅只是因為他們是政治犯或是嫌疑人士的親族而被考管,人數約佔「特殊份子」的 63 %,但絕大多數在警察的紀錄中都是安分守己。「國家對家屬監控不會因為解嚴、刑法一百條結束而停止,甚至有些個案顯示,監控持續到 2000 年第一次政黨輪替才結束。可以讓我們省思威權統治的意義。」此外,這批警政署檔案也能夠補足過去政治檔案較為缺乏的政治案件判決後執行、甚至出獄後、乃至政治犯家屬監控的部份。

關於情治機關運作的協力與輪廓,則透過中研院台史所蘇慶軒博士針對「青谷專案」的報告呈現。「青谷專案」是情治機關針對陳菊於黨外運動時期所做的監控,也是一個集結警察系統、警總與國安局各機關協力運作的個案。蘇慶軒先以政治犯劉耀廷的例子切入,先提醒觀看檔案的視角是特務的,以瞭解監控及其產生的效果,並解析情治機關如何進行監控,以及情報蒐集與呈報的方式。

圖為安置100多尊蔣中正銅像的桃園大溪慈湖紀念雕塑公園。
促轉會也著手清理各地的蔣中正銅像。圖為安置100多尊蔣中正銅像的桃園大溪慈湖紀念雕塑公園。
(圖/中央社檔案照片)

蘇慶軒博士進而以情治機關於 1978 年搜索陳菊住處的雷震手稿而啟動的逮捕、偵辦的專案為例,談陳菊的動態與黨外活動如何藉由人際網絡的情搜或物件的解讀,而長期處於情治機關的監控及其檔案記錄,「情治機關要瞭解陳菊的政治立場、態度與行動,侵入陳菊的生活。」蘇慶軒強調,這些檔案是透過入侵人民生活所得,但也是特務的視角,可能有錯誤或扭曲。

促轉會十月邀請幾位政治犯家屬閱覽警政署檔案,並進行訪談,部分訪談內容也製成兩部影片,在發表會中發佈。這些家屬因為家中有先輩涉案、或遭槍決,因而連帶成為警政系統的查考對象,當時他們才是幼童,失去父親又被貼上「匪諜孩子」的標籤,對他們的成長過程與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

最後,促轉會也表示,促轉會積極與各機關協調檔案解密與移轉事宜,並投入資源協助,希望儘快完成此批檔案的數位化,提供本會調查研究並開放提供外界使用,以利各界持續探索歷史真相。今日透過這場發表會,向社會報告初步工作成果,座談會上並節選部分檔案目錄,提供各界參考,這些檔案日後也會由檔案局開放提供應用。

促轉會聲明稿全文:https://www.tjc.gov.tw//presses/218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