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第一波考驗:歐洲各大機場旅客爆量失序 by 李熱葵2022-05-092022-05-09 長達兩年的疫情與封鎖之後,歐洲各大機場現在體驗到「後疫情時代」的第一波衝擊。原先因為疫情驟然崩潰的航空業也驟然迎回大量旅客人潮,但人手不足導致機場無法正常運作,最嚴重的情況出現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Schiphol),自上個週末起,旅客在機場大排長龍,等待時間以數小時計。
瑞典智庫:歐洲各國武器進口大增 俄羅斯威脅是主因 by 王雪俐2022-03-172022-03-17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表示,儘管近年來全球軍火貿易量下降,截至 2021 年的五年期間(2017-2021),歐洲各國進口武器量卻有明顯增加,各國與俄羅斯的緊張攀升是主要原因。SIPRI 歐洲安全計畫主任安東尼表示,烏克蘭戰爭徹底改變了歐洲的政軍地理,烏克蘭戰爭的結果將決定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界線的劃定。
加拿大卡車司機抗議強制接種命令癱瘓渥太華 警長控美國勢力資助抗爭 各國仿效抗爭(圖) by 蔡侯塞2022-02-092022-02-09 成千上萬加拿大卡車司機等抗議人士因反對政府的強制接種疫苗政策,進入渥太華使城市癱瘓,渥太華市長華森2022年2月6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警察局長將局勢描述為圍城,並指出抗爭受到美國人的資助。前美國駐加拿大大使海曼表示,美國的團體必須停止干涉加拿大的內政。而從加拿大發起的這股自由示威浪潮亦散播到世界重要城市。
丹麥宣布外交抵北京冬奧 荷奧委會警告:別帶手機筆電去中國 by 李熱葵2022-01-172022-01-17 上週二(1 月 11 日)荷蘭《民眾報》報導,荷蘭奧運委員會及體育同盟(NOCNSF)對運動員提出項建議:不要帶手機和筆電參加北京冬奧,以免遭到中國的監控。在此之前,這個運動員保護傘機構從來不曾作出此等建議,因此十分引人側目。
封城中荷蘭人湧入鄰國購物休閒 比利時深受困擾 by 李熱葵2022-01-032022-01-03 有鑒於 Omicron 變種病毒迅速傳播,荷蘭在聖誕節前宣布加緊,隔日清晨生效。這次的措施名為封城,但並不限制人民日常外出,主要限制可能引起感染的群聚場所,原則上商店全部關閉,只有超市、藥妝等供應必需品的商店可營業到晚上八時,但限制商店納客量為每五平方公尺只能有一人。但這些規定不見得會被遵守,也無人管制。
馬爾他合法化個人用大麻 主責部長遭批惡化毒品問題 by 李熱葵2021-12-162021-12-16 週二(12 月 14 日)國會以 36 票贊成 27 票反對通過《合理使用大麻法案》,允許成年人持有最多 7 公克的大麻,自行栽種最多 4 株。馬爾他成為歐洲第一個合法化個人持有大麻的國家。今年 10 月盧森堡也有類似的宣布,不過還要等待國會的批准。
台外交次長接受荷媒訪問:別那麼容易被中國嚇倒!歐盟籌碼比台灣多 by 王雪俐2021-12-132021-12-13 上週三(12 月 8 日)荷蘭《民眾報》刊出一篇訪問外交部次長曾厚仁德整版報導,標題為〈台灣給歐盟的一課:不要輕易被中國嚇倒〉。該報指出,長久以來台灣一直是國際棄兒,與他國往來總被中國指責為妄圖獨立,但這禁忌被美國率先打破,之後歐洲國家也跟進,近來台灣政府高層頻頻出訪西方國家。
挺台參與國際刑警組織 外交部:11友邦35國630議員表達支持 by 林志鴻2021-11-272021-11-27 外交部發布新聞稿指出,國際刑警組織第 89 屆大會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台灣雖因政治因素再度無法與會,但所獲得的國際支持不斷增加,此次有 11 個友邦透過致函或執言方式支持台灣爭取參與,也有超過 35 個國家逾 630 名國會議員以多元方式表達支持,為台灣參與 INTERPOL 推案以來之最。
荷蘭下議院全數同意通過!挺台參與國際刑警組織 by 謝時2021-11-252021-11-25 荷蘭下議院(或眾議院)2021 年 11 月 23 日以壓倒性的 149 票(總數 150 票,1 票缺席),通過支持台灣成為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大會觀察員並國際刑警會議和培訓計劃,該議案同時呼籲荷蘭政府與志同道合的國家一起支持台灣。
荷媒:現在的台灣好比二戰的波蘭 在綏靖主義中搖搖欲墜 by 王雪俐2021-11-152021-11-15 歐洲國家普遍對遙遠的印太事務反應遲弱,不過當前極度緊張的台海局勢也開始吸引歐洲的注意。荷蘭《忠貞報》刊載一篇文章,由該報 2014 年起派駐中國的記者藍美洛執筆,以〈中國即將兼併台灣,但我們有差嗎?〉為題,以極長的篇幅交代兩岸歷史及當前國際局勢,並反問荷蘭讀者,如果中國對台動武,美國卻不介入,荷蘭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