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4年 沒有共識的日中韓外長會談 by 陳怡菱2023-11-282023-11-28 時隔 4 年,日中韓外長會談在韓國釜山於本(11)月 26 日舉行。但在這 4 年內,日中韓之間的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日本與韓國在改善彼此關係後,一致向中國施壓,要求其在北韓核武飛彈開發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中國試圖以經濟合作等手段,加深與三邊關係並牽制日韓與美國之間的合作,但三邊具體的合作進展仍不明朗。
獲俄羅斯技術支援 北韓成功發射軍事偵察衛星 by 林貝利2023-11-242023-11-24 根據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的消息,北韓於當地時間 11 月 21 日晚間 10 時 43 分左右,從平安北道東倉里往南發射了軍事偵察衛星(間諜衛星)。北韓在今年 5 月和 8 月曾兩度嘗試發射但都以失敗告終 ,這是北韓再隔 3 個月的第 3 次嘗試。韓國軍方與國家情報院分別在 22、23 日表示北韓衛星成功發射並已進入軌道。但是否正常運作尚待進一步分析。
朝俄否認進行武器交易 俄國士兵卻發影片感謝北韓提供彈藥 by 林貝利2023-11-212023-11-21 儘管北韓和俄羅斯皆否認進行武器交易,然而在社交媒體上卻出現了一段俄羅斯軍人表達「感謝北韓武器支援」的影片。若朝俄武器交易屬實,將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北韓陸續關閉駐外使館 韓國:因聯合國制裁賺不到錢 by 林貝利2023-11-072023-11-07 北韓最近相繼關閉了在非洲、歐洲的駐外使館。韓國統一部的官員於 10 月 31 日表示,這是由於國際社會加強制裁,使得北韓賺取外匯變得困難,因此難以維持這些使館,並指出這反映了北韓嚴苛的經濟條件,連維持與傳統友好國家之間最低程度的外交關係都很困難。
美智庫:各國武裝政變頻傳 中俄推波助瀾 by 陸 瑪丁2023-09-302023-09-30 經調查,世界各國所屬的軍隊,在過去十年內參與國內政治、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度,達冷戰後新高。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指出,造成此現象的原因眾多,但中、俄兩國在這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使軍隊可以發動、維持政變,或以其它方式讓軍隊參與政治。
俄朝會談》俄國彈藥見底 北韓以彈藥換俄國糧食、衛星技術 by 林貝利2023-09-152023-09-19 北韓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和俄羅斯總統蒲亭於本(9)月 13 日舉行了會談。透過這場會談,北韓希望能找到經濟出路以應對長期制裁導致的經濟困難,這符合正處於因入侵烏克蘭而陷入被孤立狀況的俄羅斯的利害關係。俄羅斯總統辦公室當天並未公開會談的具體細節,僅表示將在不宜公開的敏感領域合作。
韓終結外交模糊 批中俄要負責任 強調韓日美合作 by 林貝利2023-09-122023-09-12 「外交路線的模糊性意味著價值與哲學的缺席。」這句話出自韓國總統尹錫悅 9 月 1 日在國立外交院 60 周年紀念儀式上的演講。當時,尹錫悅表示:「外交如果不能給對方提供可預測性,就不會獲得信任和國家利益。」《中央日報》指出這幾近是在批評文在寅前政府在美中之間「走鋼索」般的外交。
無首的瓦格納》非洲將面臨大國競爭? by 李 運理2023-08-262023-08-26 7 月 26 日,非洲國家尼日發生政變,反叛軍領袖查尼(Abdourahamane Tchiani)推翻先前的貝佐姆(Mohamed Bazoum)政府,自行宣布成立軍政府。而俄國的瓦格納集團長期參與在非洲的政治活動中,在本週集團領袖普里格津及得力助手烏特金(Dmitry Utkin)死於空難後,地緣政治再次將非洲各國、法國、美國、俄羅斯捲入尼日政變中。
《奧本海默》與雙面美國(微雷) by Lizard2023-08-032023-08-03 隨著「芭本海默」風潮,《奧本海默》(Oppenheimer)席捲了全世界,這部在大眾市場本來沒人看好的沈悶傳記電影上映兩週取得了四億票房,雖然尚未回本,然而卻已經讓許多觀眾進入奧本海默所處的一個風起雲湧的世界,多個時代的轉折就這樣發生在這部片裡。
俄羅斯譴責西方增援 烏克蘭加入北約「看時機」 by 王雪俐2023-07-132023-07-13 本週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的北約峰會未能符合烏克蘭的預期。7月11日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在記者會上表示,烏克蘭將在「盟國同意且時機恰當」時加入北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對此頗感不滿,說北約甚至沒有提出烏克蘭入盟時間表,認為這很「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