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保護協會:淨灘避開繁殖季 讓水鳥媽媽安心育雛

荒野保護協會今(1)天呼籲,民眾辦理淨灘活動應避開於水鳥繁殖季,並減少於各種沙灘上活動。如欲辦理淨灘活動,建議可將地點轉移至岩岸地區或調整為淨溪及淨山,藉以降低水鳥在繁殖期間的人為干擾,讓我們在付出行動保護環境的同時、也多留一點心思關心沙灘上的其他生物

協會表示,在北部每年4月至6月南部3月至5月期間的水鳥繁殖季節,不要在沙灘地區辦理「淨灘活動」。 據學者研究每年3-7月沙灘海域環境會有東方環頸鴴、小環頸鴴、高翹鴴、小燕鷗(保育類)、燕鴴(保育類)等水鳥進行繁殖或過境停歇。

以新北市八里挖仔尾的東方環頸鴴為例,親鳥為了確保蛋不被烈日烤熟,往往需要來回水邊用羽毛沾水幫蛋降溫,這時如有人類或流浪動物過於靠近時,親鳥會為了保護巢位或幼雛進行擬傷行為

荒野保護協會今(1)天呼籲,北部每年4月至6月、南部3月至5月期間的水鳥繁殖季節,不要在沙灘地區辦理「淨灘活動」;若欲辦理淨灘活動,請務必避開沙灘地形進行,避免造成干擾。
(圖/荒野保護協會提供)

繁殖期間於沙灘地區進行活動十分容易干擾水鳥育雛,致使親鳥必須經常離巢,恐造成繁殖失敗,甚至由於巢位隱密度高、鳥蛋、幼雛亦具有良好的保護色,極可能在淨灘的同時直接慘遭人為無意的破壞(踏破)。

東海大學與調查志工進行東方環頸鴴調查多年,發現臺灣每年北部4至6月、南部3至5月有多種水鳥(如東方環頸鴴、小環頸鴴、小燕鷗、燕鴴…)於沙灘育雛,荒野保護協會呼籲,民眾欲辦理淨灘活動時,請務必避開沙灘地形進行,避免造成干擾

擬傷行為指的是,當掠食者接近巢穴時,成年親鳥為了把掠食者引開,會落到地上假裝受傷,這種行為被稱為「擬傷」。它們在掠食者面前扇動翅膀,就好像一隻翅膀折斷了一樣,一邊遠離自己的巢穴,一邊把掠食者引開。一旦掠食者遠離巢穴接近親鳥,親鳥就會迅速飛走以脫身。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