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改變中亞:國際化需跨過中、俄障礙

習近平先前主持首屆中國-中亞五國峰會並發表主旨講話。(圖/新華社)

俄烏戰爭進入第 3 年,該影響波及全球,不僅顛覆政治的預測、打擊全球經濟,更大幅挑整既往的地緣政治。在中亞地區,過去與莫斯科互動密切的中亞國家,也因俄烏戰爭改變了對俄國的看法,逐漸增加與中國、土耳其、美國及歐盟的合作

  • 中亞五國,包括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及烏茲別克。
習近平與中亞五國領袖合照(圖/新華社)

擺脫有毒的鄰居 開啟國際化的大門 國內接受度成挑戰

在過去,中亞五國普遍把俄國當作「有毒的鄰居」,對於與莫斯科的合作不抱希望。然而,俄烏戰爭後,被孤立的俄國受制於經濟制裁,轉為向中亞五國尋求協助,成為俄國對世界通行的窗口。

中亞獨立研究機構 Central Asian Barometer 日前公布報告,指出人們普遍不贊同俄國的立場。俄烏戰爭在重塑公眾情緒方面也發揮了關鍵作用,並且讓國際社會更加關注中亞五國的動態。

  • 在未來,中亞五國仍面臨一連串的挑戰。首先,須改善過去較封閉的外交情況,轉為積極向國際社會接軌,在更新金融體系、政治環境的同時,也必須提高國內民眾的接受度。
  • 然而,地緣位置鄰近俄烏戰爭的前線,中亞五國也必須在俄國與國際間取得平衡。這平衡必須避免盲目的支持俄羅斯,同時也須避免被俄國指控為「反俄」,中亞五國需要在這緊張的平衡中,為自己國家爭取最大的利益。
2023 年,中亞五國一同參與俄國勝利日,左為哈薩克總統托卡葉夫、右為烏茲別克的總統米爾濟約耶夫。
(圖/新華社)

中亞五國走向國際 中國、俄國成為幫助或絆腳石?

俄烏戰爭後,即便中國的外交官透過高層訪問、經濟支持等,加強對烏克蘭的外交關係;但中國對俄羅斯的官方立場,呈現了抵抗國際主流的態度。因為中國過去與莫斯科宣布「無限制的夥伴關係」,中國也努力優先考量與俄羅斯的同盟,坐收反抗西方陣營的利益。

  • 對中亞方面,中國於去年 5 月舉辦了中亞五國的高峰會,並制定了強化經濟、政治夥伴關係的聯繫圖。北京也利用俄烏戰爭,試圖重塑自己的全球形象,轉為「中立、和平的締造者」,同時宣傳自己會如何解決地區衝突。
  • 因此,未來中亞五國若想對世界打開國門,則需要先探查中國、俄國設下多少障礙需要被跨過,並在區域立場一致的議題上加強合作,如阿富汗、伊朗、加薩走廊等立場。

戰爭後,歐盟、中國、土耳其對中亞的貿易路線也有顯著的改變,重心轉為過去被忽略的「中間走廊」。在這條新銳的貿易路線,給予中亞國家機會,重新評估,並減少對俄羅斯的經濟依賴。

  • 中間走廊是從黑海、跨越裏海延伸到中亞。沿線國家哈薩克作為該貿易路線的主要推動者,該國的貿易及投資量在近年都顯著增長。

依照目前的局勢觀察,俄烏戰爭可能已終結俄國在中亞的獨佔地位,中亞當前新發展的貿易路線、政治夥伴,也將持續削弱俄羅斯的統治。

中間走廊從黑海、跨越裏海延伸到中亞,因俄烏戰爭而再次受到關注。(圖/MiddleCorridor.com)

參考新聞連結:
2024/02/24 RFE/RL How Two Years Of War In Ukraine Have Changed Central Asia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