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檢察官申請逮捕以色列及哈瑪斯領袖 意外拯救尼坦雅胡戰爭內閣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近日遭國際刑事法院(ICC)首席檢察官卡林汗起訴並欲將其逮捕。  圖/World Economic Forum (CC BY-NC-SA 2.0 DEED)

週一(5 月 20 日)國際刑事法院(ICC)首席檢察官卡林汗(Karim Khan)以涉嫌戰爭罪及危害人類罪為由,向法院請切對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及哈瑪斯三名領袖發出逮捕令。

以色列政壇個陣營人士都對此表達嚴厲譴責,但歐洲國家領袖的反應不盡相同。

比利時外長拉碧(Hadja Lahbib)表示,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領土上犯下的戰爭罪和反人類罪,「無論肇事者是誰,都必須受到獨立公正的訴追」,聲明中並稱「問責對於防止暴行和保障和平至關重要」。

除了拉碧,其他歐盟成員國的態度都不贊成卡林汗的請求。捷克總理費亞拉(Petr Fiala)表示,「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提議對民選政府代表和伊斯蘭恐怖組織領導人發出逮捕令,這令人震驚,也讓人完全無法接受」。奧地利總理內哈默(Karl Nehammer)也表示,雖然「尊重國際刑事法院的獨立性」,但「恐怖組織哈馬斯的領導人宣稱其目標是消滅以色列這個國家,而這個國家的民選代表卻同時被提及,這一事實令人難以理解」。

德國的聲明指出,得國尊重國際刑事法院,並稱讚該法院的成立是國際社會的一項基本成就,但旋即補充,在同一個逮捕令中提及哈瑪斯及以色列,會給人「錯誤的印象」。

不屬於歐盟的英國態度比較模糊,首相蘇納克的發言人表示,發出逮捕令「無助於停止戰鬥、解救人質或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也無助於實現我們希望看到的持續性停火」。

卡林汗的逮捕令申請現在將由國際刑事法院預審分庭進行評估。卡林汗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當下的核心問題在於,「如果我們不表現出平等適用法律的意願,如果法律被認為可以選擇性適用,我們就是在創造法律崩潰的條件」。

關於卡林汗的請求,美國東北大學國際法專家米勒(Zinaida Miller)認為,卡林汗若是沒有信心能獲得法院許可,應該就不會提出申請,既已提出申請,可預見這申請應該會被法院接受。

在另一方面,尼坦雅胡主導的以色列戰爭內閣本已處在崩潰邊緣,上週六中間路線的退休將領甘茨(Benny Gantz)向尼坦雅胡下了最後通牒,若是尼坦雅胡不在 6 月 8 日之前通過他提出的六點計劃,他就要退出政府。這六點計畫中包括確保以色列人質返國、哈馬斯復員、加薩地帶非軍事化等。

但卡林汗的逮捕令申請似乎救了尼坦雅胡。在消息傳出後數分鐘內,尼坦雅胡的主要政治對手拉皮德(Yair Lapid)就公開譴責卡林汗。過去數週以來,拉皮德一直呼籲要舉行大選,但卡林汗的申請讓以色列政壇團結起來,重新舉行大選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參考新聞來源:
2024/05/20 Politico EU(政客雜誌歐洲版)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just saved Benjamin Netanyahu
2024/05/20 Politico EU(政客雜誌歐洲版) European leaders divided on ICC arrest warrant bid for Netanyahu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