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稱台灣白帶魚包裝「驗出新冠病毒」 農委會要求提供科學證據 by 林志鴻2022-06-162022-06-16 繼突襲式宣布禁止台灣石斑魚進口後,國台辦指控從台灣輸入的冰鮮及冷凍水產品的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所以暫停接受相關企業的產品進口申報 1 週。羅一鈞指出,國際間目前尚無報告指出外包裝驗到病毒會傳染,民眾不須過於擔憂。農委會表示,尚無科學證實會傳染人,要求中方提供科學證據。陳子瑜痛批,中國兩年前就用過的老套招數。賴瑞隆批評,驗出包裝有陽性就禁止輸入,明顯針對台灣而來。
養套殺!中國突禁石斑魚 農委會:產業體質調整、開拓海外市場 by 麥聊2022-06-112022-06-11 中國海關總署 10 日突然發出公告,台灣出口的石斑魚中檢出孔雀石綠、結晶紫禁用藥物,還檢出土霉素超標,故而暫停台灣石斑魚進口中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中國多次不遵循國際慣例,片面禁止台灣農漁產品輸入,檢疫是科學問題,中國應依國際規範辦理。陳吉仲也強調,配套措施已經備妥,將全力協助漁民,請漁民放心。
戴琪鄧振中泰國會晤 美國印太經貿戰略不排除台灣? by 楊是命2022-05-212022-05-21 我國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於 5 月 20 日在泰國曼谷召開的「APEC 貿易部長會議」期間舉行雙邊會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表示,本次會談深入討論台美雙邊貿易優先事項,雙方預計幾週後再次碰面,持續保持討論。我國外交部對此表示,樂觀看待未來台美雙邊經貿關係的發展,期待兩位首長再度會晤洽談。
鄧振中與戴琪會談:持續向美表達台灣洽簽FTA決心 by 麥聊2022-04-192022-04-19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今(19)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Chi Ta)與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進行線上會談,雙方針對台美共同議題進行討論,包含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內的區域或多邊國際組織的合作。鄧振中也在會議中表達,台灣有意願與美國洽談雙邊貿易協定。
日本提議重啟台日經濟夥伴委員會 邱義仁:為加入CPTPP帶來正面曙光 by 麥聊2022-02-192022-02-19 台日經貿會議於昨(18)日舉辦閉幕儀式,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主動在會議中提出,建議台日雙方再次舉辦台日經濟夥伴委員會(EPC),並再度表示支持台灣加入 CPTPP。台日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對此表示,以往閉幕儀式都是各自發言,但今天一反常態,日方主動提出重啟 EPC,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力抗中國霸凌立陶宛 G7全員到齊參與世貿訴訟 by 王雪俐2022-02-142022-02-14 歐盟已於1月27日就中國經濟脅迫立陶宛一事向世界貿易組織啟動糾紛程序,2月10日並且傳出台灣、日本、加拿大請求加入訴訟的消息。隔日立陶宛便發表聲明指出,中國海關總署宣布暫停立陶宛牛肉、乳製品及啤酒進口申報,其程序上的理由為「欠缺文件」,但立陶宛國家食品與獸醫局表示,迄今未從收到中國方面關於申報文件缺失的任何通知。
日澳英挺台加入CPTPP 英國國會二月來台訪問 by 楊是命2022-02-112022-02-11 行政院宣布解禁福島食品後,總統府立即證實,蔡英文總統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於一月通話,安倍晉三表示此舉將幫助台灣跨越加入 CPTPP 的障礙,另外,澳洲國會報告昨日公布,報告建議澳洲政府應該支持台灣加入CPTPP,並與台灣洽談雙邊貿易協定(FTA),除此之外,英國國會外交委員會確定將於二月下旬來台訪問,表達堅定挺台決心。
中國暫停立陶宛牛肉進口 外交部:挺立過難關 by 呂酒林2022-02-102022-02-10 中國因不滿立陶宛近來與台灣關係升溫,繼限制立國酒類報關申報後,近期又宣布暫停進口立陶宛牛肉。外交部今天表示,嚴厲譴責中國針對立國經濟制裁的霸凌作為,呼籲國際社會團結一致支持立陶宛。
美國務次卿訪歐 商議應對中國經濟壓迫立陶宛 by 王雪俐2022-01-312022-01-31 負責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的美國國務次卿費南德茲造訪立陶宛。國務院發表的聲明指出,費南德茲造訪立陶宛的主要目的在於商討美立雙邊經濟合作,並「對立陶宛面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壓力與經濟壓迫表示支持」,在布魯塞爾將與歐盟商討如何應對中國對立陶宛的壓迫,也會商討跨大西洋兩岸的經貿投資。
立陶宛擬改代表處名稱?外交部:非事實 by 楊是命2022-01-282022-01-28 立陶宛與我方以「臺灣」為名互設代表處後,不斷遭受到中國經貿上的打壓,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於接受媒體採訪時,向立陶宛內閣喊話,應該考慮修改我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名稱,藉此化解與中國的矛盾,我國外交部對此回應,從未接獲立陶宛政府要求更改我國駐立陶宛代表處的名稱,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亦否認更改名稱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