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錦麗參選總統?美智庫:歐洲應改採「建設性」心態以應川普回歸 by 王雪俐2024-07-252024-07-24 美國總統拜登突然退出競選,目前看來最有可能代表民主黨的是現任副總統賀錦麗,不過德國籍的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施納貝爾(Isabel Schnabel)今年 2 月曾在一個私人聚會場合表示,賀錦麗不可能勝選,民主黨的初選過程是失敗的。她並且說,她甚至於不認識賀錦麗,因為賀錦麗「沒有存在感」。
北約戰略重心轉向印太 烏克蘭外長訪中直接對話 by 王雪俐2024-07-252024-07-25 週二(7 月 23 日)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 抵達中國,與中國外長王毅展開會談。這是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首度有高層官員訪問中國,也是 2012 年以來首次有外長訪問中國。不過直到目前為止,中國都不曾譴責俄羅斯的侵略烏克蘭。
【蕭良嶼】下一個川普四年與台灣應有的覺悟 by 蕭良嶼2024-07-232024-07-23 最近川普的「保護費」言論,引起很多討論,藍白名嘴與政客還藉此大幅炒作疑美論。我曾經在〈台派選民該怎麼看川普的「不友台」言論?〉中討論過這個問題,並指出川普所謂的不友台言論,所反映的是美國社會對於台灣是否有足夠的意志與意願自我防衛的「疑台論」。
【報呱全世界】EP220 美法政局決戰選票 ft. 徐曉強 by 編輯室2024-07-202024-07-20 2024 是全球選舉年,在台灣打響頭陣之後,我們看到歐盟也陸續選出新一屆的歐洲議會議員,然後,選得非常不好看的馬克宏,決定解散國會重新選舉,結果如何?應該要怎麼解讀馬克宏的政治豪賭是成功還是失敗呢?我們該怎麼解讀當前的美國選舉局勢?本週我們邀請到專欄作家、歐洲政治觀察家徐曉強,來跟大家聊聊最近法國和美國選舉觀察,千萬不要錯過喔!
川普造勢活動上遭槍擊!僅右耳受傷 槍擊者下場慘… by 林藤2024-07-142024-07-14 美國時間 7 月 13 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在賓州巴特勒(Butler, Pennsylvania)的造勢場合上突然遭到槍擊。川普右耳冒出血跡,明顯受傷,但從影片上看到,他在右耳受傷後立即掩著耳朵並蹲下尋找掩護,因此身上沒有再受到其他傷害。事件發生後,美國特勤局(Secret Service)發布聲明表示,槍手已經死亡,在場參與者有一名死亡、兩名受傷。這起事件已引發美國海內外譴責聲浪。
【李昇炫】韓美軍事同盟中防衛費的川普變數 by 李 昇炫2024-07-132024-07-13 在開啟駐韓美軍防衛費談判近三個月後,韓美兩國在韓戰(1950)爆發 74 週年當天(6 月 25 日),於韓國首爾舉行第 12 届「韓美防衛費分擔特別協定」(Special Measures Agreement, SMA)第四次協商會議。
馬克宏訪瑞典:不論美國如何 歐洲必須擴大支持烏克蘭 by 王雪俐2024-02-01 瑞典即將成為北約新成員國,1月30日法國總統馬克宏造訪瑞典,在演講時表示,即使未來幾個月內,美國決定不再支持烏克蘭,歐洲國家也必須採取大膽創新之舉來幫助烏克蘭。馬克宏說,歐洲必須保障自身安全,不能將歐洲的安全交託給盟友大國,「因為他們生活在大洋彼岸」。
【報呱全世界】EP195 美國總統大選前局勢觀察 ft. 葉耀元 by 編輯室2024-01-282024-01-28 2024 年開始之後,美國政界兩黨也積極進入總統大選初選階段,年底會再重現拜登 vs 川普對決嗎?共和、民主兩黨分別面臨什麼樣的初選之戰?美國總統大選裡最重要的議題是什麼?
《日經》專文 台灣大選後 應防中國不當得利 by 陳怡菱2024-01-162024-01-19 《日經新聞》中國總局長桃井裕理在台灣總統大選後隔天(14 日),發表了一篇以「台灣要付出的民主代價,抵禦中國『搭便車』」為題的文章。文中提到台灣在國際社會中不穩定的地位導致台灣人民在選舉中,總會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避免權利集中於單一勢力,但這次朝小野大的選擇將讓台灣人民除了要付出內政停擺的代價,更使得中國在輿論戰上有了可乘之機。
台灣大選後北韓試射飛彈 台灣有事關乎韓國安全 by 林貝利2024-01-162024-01-16 韓媒《中央日報》指出在台灣 1 月 13 日的總統大選中,由主張親美路線的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勝出,這預示著台灣對中國的強硬路線將持續下去,因此,韓國專家認為中國對台灣的攻勢可能暫時還會繼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