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交

不甩中國堅持與台邦交 吐瓦魯新總理:基於民主原則

外界傳言友邦吐瓦魯可能在國內大選後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建交,不過消息頻遭外交部否認。吐瓦魯新任總理戴斐立(Feleti Teo)日前向《美聯社》表示,吐瓦魯與台灣的邦交奠基於「民主原則」,並重申吐瓦魯將與台灣保持外交關係,排除與中國建交的可能性。 Read More

2 months ago

帛琉總統曝中國以「訂滿飯店」逼與台斷交 籲美儘速通過COFA援助款

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近日致函美國聯邦參議員,呼籲美國國會儘速通過「自由聯合協定」(COFA)援助款預算,信中提及中國開出訂滿帛琉觀光飯店房間等利誘條件,盼能換取帛琉放棄與台灣的邦交。 對此,外交部表示,帛琉是台灣重要堅實盟友,多次在國際場合支持台灣國際參與,台灣將持續支持帛琉強化旅遊經濟韌性面對中國經濟脅迫,並對美方與 COFA 國家間協議及相關撥款程序表示尊重。 Read More

2 months ago

未見善意停招赴中旅行團 藍營:520 上街抗議!

中國對台威脅不減,交通部觀光署昨(7 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由於中國迄今為開放該國旅行團來台,且日前又片面宣布改變 M503 航線,衝擊飛航安全。基於情勢變更、旅行安全等因素,請旅行社自(7 日)起停止招攬赴中旅行團。 國民黨今(8 日)舉行記者會,除要求政府應立即收回成命,更呼籲五月將上任的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明確表態,否則不排除 520 上街抗爭。 Read More

3 months ago

吐瓦魯親台總理落選恐使外交生變 外交部:多數議員仍支持兩國邦誼

吐瓦魯於26日舉行全國大選,親台的現任總理拿塔諾未能保住議員席次,而尋求重新審視與台灣關係的現任財政部長潘恩紐,則因無對手而自動當選,未來將尋求競選總理。 針對外媒提出吐瓦魯準備外交轉向之揣測,外交部回應,目前當選議員大多仍支持台吐邦誼,對於少部分友台候選人敗選,卻有媒體認為是台吐邦誼可能生變的報導,外交部表達遺憾。 Read More

3 months ago

繼諾魯後又一邦交國變心? 外媒指吐瓦魯大選後恐對中建交

2024大選才剛落幕,位於南太平洋的諾魯共和國隨即宣布與中國建交,並與我國斷交。對此,吐瓦魯駐台大使潘恩鈕(Bikenibeu Paeniu)透露,有消息人士指出,吐瓦魯恐怕會在國內大選過後與台灣斷交,改與中國建交。 Read More

3 months ago

吐瓦魯大使評台諾斷交:中國在太平洋兜售自己 援助貧困國家「不透明」

諾魯於1月15日突然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此事引起國際媒體的注意。在台灣觀選的《德國之聲》東亞特派員柴特報導指出,中國一直試圖干擾嚇阻台灣選舉,但本次選舉結果,讓民進黨拿下連續的第三個任期,顯然中國的策略未能奏效,這也表示中國對台灣的政治、經濟甚至軍事威嚇還將持續下去。 Read More

3 months ago

諾魯斷交:中國以金援換斷交 選後刻意突襲台灣

16 日,澳洲全國性主流媒體《澳洲金融評論報》(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AFR)刊出報告指出,昨與我國斷交的諾魯共和國,是因為澳洲中斷金援該國的難民處理中心,導致出現資金缺口,而向台灣提供 1 億 2 千萬美元的金援要求。 Read More

4 months ago

阻止中國再奪台灣友邦 美國議員提案停止援助與台斷交國家

台灣在最近 7 年內已損失 9 個邦交國,目前邦交僅剩 13 國。美國國會議員近日提出「刪除中國友邦經費法案」(Defund China’s Allies Act),禁止美國提供外援給多個轉向承認北京的國家,法案列出 21 個與台灣完全無外交往來的國家,其中也包含上月斷交的宏都拉斯,希望能藉該法案維持美國國安利益。 Read More

1 year ago

美眾議長麥卡錫:5日會晤台灣總統蔡英文

美國聯邦眾議院共和黨籍議長麥卡錫(U.S. House Speaker Kevin McCarthy)辦公室於美國時間 2023 年 4 月 3 日正式宣布,他將於美國時間 4 月 5 日在加州錫米谷雷根總統圖書館邀請台灣總統蔡英文到訪,屆時將與國會兩黨議員會晤。自蔡英文出訪友邦後,中國政府持續升高台灣局勢,全球矚目。 Read More

1 year ago

雙重承認?外交部僅強調不排除任何交往 —— 中華民國外交才是只能做不能說

外交部在3月26日早上召開記者會宣佈,即日起終止與宏都拉斯共和國的外交關係。吳釗燮部長在會上發表聲明後,同時也接受記者提問,當記者問到外交部現在的政策是否已經正式支持而且鼓勵雙重承認,該記者隨後發佈新聞指出吳部長已經證實「不接受雙重承認」的政策已經轉變。讓同時也觀看這場記者會的人質疑『我們看的難道不是同一場記者會嗎?』 Read More

1 year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