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

歐洲大學出現​「恐俄症」 ​俄留學生面臨本國催回壓力

隨著烏克蘭戰爭愈演愈烈,歐洲的俄羅斯留學生也面臨愈來愈嚴苛的環境,一方面要面對歐洲人看待俄羅斯的異樣眼光,另一方面還要應付來自俄羅斯政府的壓力。哥本哈根大學的俄羅斯僑民研究專家蘇斯洛夫表示,任何學術歧視都會導致反效果,也很可能正中俄羅斯下懷,因為「俄羅斯人受到歧視」一直是克里姆林宮的重要宣傳內容。 Read More

2 years ago

烏克蘭驚爆六百多起通敵叛國罪 澤倫斯基解職檢察總長及國安局長​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披露正發生在烏克蘭內部的驚人事件:對抗俄羅斯侵略的戰爭還在如火如荼進行,局面愈演愈烈,烏克蘭的司法及調查機關卻有多人通敵叛國,「尤其是檢察官辦公室和國家安全局」。截至澤倫斯基講話當時為止,相關刑事訴訟案件已高達 651 起,澤倫斯基追究政治責任,也將檢察總長維涅迪克托瓦及國家安全局局長巴卡諾夫解職。 Read More

2 years ago

破網抓不到魚:前日本公安警察遺憾無法逮捕偷潛艦情報的中國間諜

日本發行量第二大的《週刊新潮》的電子版專欄「前公安警察觀點」在 6 月 2 日刊登了一篇採訪前公安警察勝丸圓覺關於中國駐外武官鎖定日本潛艦機密情報的事件。 Read More

2 years ago

三讀通過 防堵中國竊取關鍵技術與人才

今年 4 月,路透社報導指出約 100 家中國企業涉嫌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及其他科技公司展開非法挖角,台灣法務部調查局於 2020 年 12 月成立專責小組,打擊非法挖角行動。今(20)日立法院會三讀通過修正國家安全法部分條文,明定任何人不可為外國、陸港澳及境外敵對勢力等竊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違者最重可處 12 年有期徒刑,罰金可視不法所得利益加倍。同時,本次修法也新增經濟間諜罪,任何人從事經濟間諜竊密,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洩漏給外國、陸港澳或境外敵對勢力,最重關12年,罰1億元,未遂者也罰,若所得利益龐大,罰金可以加倍。 Read More

2 years ago

放寬港澳來台讀書引爭議 林靜儀籲:重新審視港澳地位

教育部公告修正「香港澳門居民來台就學辦法」,將放寬港澳學生來台就讀限制,港澳生可以學生身份就讀台灣高中職,引發有無國安疑慮的討論。國安局局長陳明通表示,要對台灣的民主有信心,學生來台灣之後,思想就開放了。民進黨立委林靜儀則指出,重點在於法制度上要重新審視港澳地位,建議國安審查責任歸屬,以及促進族群之間的溝通。 Read More

2 years ago

與李明哲命運大不同?李孟居家屬盼中國儘快解除管制措施

屏東縣枋寮鄉政顧問李孟居被中共指控是台灣間諜,判刑 1 年 10 個月、剝奪政治權利 2 年,去年服刑期滿出獄後,因附加刑無法離開中國。向來低調營救的李孟居親友昨日首度發聲明表示,誠摯希望中國能夠儘快解除對李孟居的一切管制措施、恢復他的人身自由,並讓其能夠立即返台與親友團聚。國際人權組織發表聲明指出,中國政府禁止李孟居出境的作為,已經違反了《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Read More

2 years ago

李明哲服刑期滿將釋放 目前尚有四人被指控為「台灣間諜」關押在中國

台灣 NGO 工作者李明哲因網路言論時遭中國逮捕,被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五年。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日表示,李明哲將於近期依法釋放,有關方面近日將安排李明哲返台;陸委會指出,已協調相關單位協助返台準備工作,對協助的湖南台商、國內外各界及民間團體表達感謝之意;除李明哲外,尚有李孟居、鄭宇欽、施正屏、蔡金樹等四人被指控為「台灣間諜」,目前仍被關押在中國。 Read More

2 years ago

再傳中國以涉入間諜活動逮捕日本人 日房長官要求盡快放人

日媒報導去(2021)年 12 月一名 50 多歲的日本男性疑似涉入間諜活動在中國上海遭當局拘押。當地的日本總領事館正在收集釐清相關資訊。2015 年之後至少有 16 名日本人在中國被捕。 Read More

2 years ago

政院修《國安法》堵境外勢力 基進籲嚴懲所有共諜行為

為保護我國高科技產業,防止重要關鍵技術外流,行政院會今日通過「國家安全法」修正草案及大陸委員會擬具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台灣基進則呼籲,應修法重罰國安案件、嚴懲共諜行為、強化司法單位面對新型態中國侵略模式的國安認知。 Read More

2 years ago

衛報:以返鄉簽證為餌 中國分化​紐約流亡圖博人

去年 9 月紐約市的一則新聞引起眾人的注意——圖博裔美國公民白馬達傑・昂旺(Baimadajie Angwang,現年 34 歲)遭到逮補,他被控為中國的非法代理人,刺探紐約圖博人的情況。根據聯邦刑事指控書所載,昂旺從 2014 年起就固定和中國駐紐約領事館的兩名官員保持聯絡,據信這兩名官員屬於中共統戰部。 Read More

3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