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各國武裝政變頻傳 中俄推波助瀾 by 陸 瑪丁2023-09-302023-09-30 經調查,世界各國所屬的軍隊,在過去十年內參與國內政治、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度,達冷戰後新高。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指出,造成此現象的原因眾多,但中、俄兩國在這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使軍隊可以發動、維持政變,或以其它方式讓軍隊參與政治。
世界難民日 民團籲貫徹不遣返原則、公開難民法進度 by 林志鴻2023-06-202023-06-20 今(20)日是世界難民日,民團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公開說明難民法進度、落實公約審查結果,將不遣返原則法制化與完善庇護制度,並應在第一線執法上建立有效的難民身分審查保護機制,同時加強訓練執法人員遵守國際人權公約與不遣返原則等庇護概念,避免移民署將有受迫害風險的當事人遣返到有危生命安全之區域等情事一再發生。
中國官員頻造訪緬甸 但為何不讓軍政府首腦敏昂萊訪中國? by 蔡侯塞2023-06-052023-06-05 緬甸官方媒體5月31日報導,中國高級情報官員訪問緬甸軍政府討論軍事合作。無獨有偶,中國外交部長秦剛也曾於5月初訪問緬甸,秦剛的到訪也是緬甸軍事政變以來,中國最高層級的政府官員的訪問。然而秦剛訪軍政府也激起緬甸各地不滿,爆發激烈抗議。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自政變以來,軍政府首腦敏昂萊已經造訪過俄羅斯三次,卻一直未造訪中國。
揮別軍事政變陰影?外界關注泰國5月大選後是否出現新局 by 蔡侯塞2023-04-252023-04-24 泰國定於5月14日舉行大選,這是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大選。泰國自2014年以來一直處於軍人統治之下,當時政變推翻由現任反對黨為泰黨的民選政府,也因此為泰黨在跑選舉的同時也擔心勝選後會不會因「違反」選舉法被解散。跟2019年相比,國際情勢已大不相同,因此此次泰國選舉也關乎泰國未來外交政策走向。
緬甸軍政府對平民發動空襲 包含兒童在內超過170人死亡 by 蔡侯塞2023-04-182023-04-18 緬甸軍政府空軍4月11日對參加實皆省(Sagaing)偏遠的甘布魯鎮(Kanbalu)Pazigyi 村民主政府地方辦事處開幕儀式的人群發動空襲,造成至少130人死亡,其中也包含平民和兒童。這也是實皆遭襲擊以來最慘烈的一次,因此引起全球撻伐,東協輪值主席國印尼政府13日表示,強烈譴責緬甸軍政府的軍事空襲。
緬甸經濟崩潰難民潮再現!軍政府再解散40個異己政黨包括翁山蘇姬的全民盟 by 蔡侯塞2023-04-112023-04-11 緬甸軍政府 3 月底下令解散包括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在內的 40 個政黨。4 月初泰國官員指出,由於緬甸少數民族武裝革命團體跟軍政府在克倫邦(Kayin State)再度發生激烈戰鬥,導致有數千緬甸人越境逃往泰國達省(Tak)。
失控的資訊控制狂:中國如何透過軟硬體監控全球 by 艾格姆2023-03-082023-03-09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專家格蘭奇克3月3日在《外交家》撰文指出,過去十年中,中國政府正在加緊努力運用強大的資訊工具滲透全球。這些工具包括中國自己的主要官方媒體,如新華社,此外中國也用代理人模式控制其他國家的中文媒體,同時在全球社群媒體操弄假資訊的手法也越來越嫻熟、越具威脅性。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訪菲律賓 抨擊東協對緬甸問題沒作為 by 艾格姆2023-03-072023-03-07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於 3 月 1 日開始在菲律賓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這是他自去年 11 月上任以來的第五次海外訪問。安華在訪菲期間表示,東協必須證明它在緬甸危機是有影響力的。他猛烈抨擊東協對緬甸的不作為,認為東協有不干涉成員國事務的原則,但絕不能是無動於衷。
東協外長會議聚焦緬甸危機 印尼:大國別將東南亞視為代理人 by 艾格姆2023-02-072023-02-07 東南亞各國外長 2 月 3 日在印尼雅加達舉行東協外長會議,儘管議程側重於糧食和能源安全,以及金融和衛生合作,但區域政治局勢不斷惡化讓外長會議蒙上一層陰影。另一方面,東協外長會議舉行之際,印尼告訴主要大國不要將東南亞視為他們衝突對抗的「代理人」,同時還呼籲在緬甸危機方面團結一致並取得進展。
當威脅聚集 世界如何應對:俄國、伊朗及中國 by 陸 瑪丁2023-01-142023-01-15 自 2022 年 2 月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國已面臨各種國際制裁,然而俄國並未因此被逼至決定,反而與另一個遭受重重制裁的中亞國家伊朗,嘗試在各方面發展貿易,以規避國際對它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