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鴻】遲到的記憶:盼《台灣男子葉石濤》讓過去成為此刻 by 林志鴻2022-06-272022-06-28 紀錄片上映的此刻,葉石濤逝世已十四年,此時的記憶可說是遲到了,不過遲到總比永遠不到好上許多。文末將附上第二周的場次表,推薦大家進電影院看紀錄片,針對白色恐怖以及台灣文學進行補課,願此部紀錄片真的能讓過去成為此刻,也期盼台灣人能一同面向過去,倒退著走入未來。
【報呱全世界】EP100《時代革命》後,香港人何時再有榮光? ft. 阿爸 by 編輯室2022-03-272022-03-27 本集的來賓是紀錄片《時代革命》裡的其中一位受訪者「阿爸」,我們邀請他來談談參與香港民主運動的動機與辛酸,還有這部拍攝這部片子背後的故事。面對近日爭議的港人來台身份問題,阿爸有什麼樣的看法呢?面對敵人樂見的分化,阿爸有好多話想說!
高雄輕軌「移動式花燈」網路論戰 李惠仁:看不到窗外 有置身燈籠裡的壓迫感 by 林志鴻2022-02-042022-02-04 2022 年台灣燈會於高雄登場,為呼應「聚光台灣 高雄發光」的燈會主題,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邀請德國柏林藝術團隊 TAPE THAT,以特殊的蓄光膠帶包裹高雄輕軌列車,為今年的台灣燈會打造移動花燈。紀錄片導演李惠仁表示,此次設計讓搭乘輕軌的民眾可以看到外面的地方,只剩下駕駛艙的窗戶,或許當初使用網點印刷,車裡的人就不會有這種困擾。除非,設計者是故意讓車內乘客有一種置身燈籠裡的壓迫感。
【人物專訪】李惠仁:Missing 的那一槍 by 林志鴻2021-06-072021-07-04 台灣資深獨立導演李惠仁,2018 年募資拍攝了《并:控制》,細數中國對台灣和香港無所不在的控制,他用最直接的鏡頭,讓觀眾瞭解香港的遭遇就是台灣的一面鏡子。這次,2021 年他與馮賢賢共同執導《那一槍》刺蔣案的紀錄片,《報呱》記者專訪導演李惠仁,談他這次募資拍攝刺蔣紀錄片的過程。
李惠仁推新作紀錄片「上學去」 點出高等教育私校亂象 by 林藤2021-02-232021-02-23 導演李惠仁推出新紀錄片「上學去」探討高等教育本質,今(23)日在松菸誠品舉行試映會。李惠仁透過參與觀察的拍攝手法,與觀眾探討教育本質。「上學去」紀錄高等教育私校的現狀,點出因少子化、學校評鑑制度、董事會經營等問題,崩壞中的高教體系,已面臨困境與衝擊。
為所有「被欺負的乙方」請命 藝文團體籲政府保障創作者著作權 by 古若文2020-12-032020-12-03 金鐘廣播主持人馬世芳日前發布聲明,表示將與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結束 3 年多來的合作關係,原因是電台要求完全擁有馬世芳電台節目「耳朵借我」的著作權。馬世芳發布同時在臉書上發長文,為被長久以來經在著作權上「被欺負的乙方」請命,要求政府改善侵害著作權的採購法。本周二(1 日)在立委的協調下,馬世芳已與原文會達成共識,未來著作權將會朝「甲乙雙方共享共有」的方向邁進。
六〇年代台語片經典《台北發的早車》修復 月底上映 by 朱炳文2020-06-242020-06-24 台語片經典《台北發的早車》經修復後即將重登大銀幕,將於光點華山電影院與白景瑞導演的《台北之晨》兩片聯合亞洲首映,可以從紀錄片到劇情片看見當年台北風情。《台北之晨》為1964年甫從義大利學成歸國的白景瑞初試啼聲之作,以仿紀錄片的手法,在編排下拍攝台北的早晨。去年林強受邀為其譜曲創作。
巴西總統譴責奧斯卡提名《民主的邊緣》為左派宣傳 by 外電組2020-01-252020-01-25 巴西的兩小時葡萄牙語政治紀錄片《民主的邊緣》(Democracia em Vertigem)因為獲得奧斯卡獎最佳紀錄片提名而受到注意。支持獨裁的前軍官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於 2018 年當選巴西總統之後,國際媒體上頗多批評,認為他將會對巴西民主造成損傷,《民主的邊緣》則是再度在觀影人面前將波索納洛置於這個脈絡下來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