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骸書》形塑白色恐怖集體記憶 陳列:文學是辯護者而非裁判者 by 林志鴻2023-09-262023-09-27 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16 日舉行「記憶白色恐怖──從《殘骸書》談起」講座,邀請作家、國家人權博物館首位駐館藝術家陳列發表專題演講,由王美琇董事長擔任主持。
致受傷依然保持優雅的美麗靈魂—蔡焜霖(1930-2023) by 陳柏諺2023-09-062023-09-06 冤獄十載,恐怖的白,不只深鑿肌理,也蝕刻進生活。蔡焜霖前輩見證台灣歷史,如今化作千風,輝映出穿越苦難磨礪後,屬於台灣人的,柔韌而堅毅的光。
「生死之間」影展巡迴放映開跑 陳菊:廢除死刑是人權會努力目標 by 林志鴻2022-10-222022-10-22 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與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昨(21)日起展開 1 個月「生死之間」人權影展巡迴放映。監察院長、人權會主委陳菊表示,全球僅有 53 國保留執行死刑,台灣沒理由繼續奪取生命達處罰目的,廢除死刑制度是人權會努力目標,並希望透過影片重新思考生命權的意義,讓死刑及廢除死刑的各個面向能充分、理性的討論。
「流麻溝十五號」攝影展開展 蔡焜霖:至今仍難以理解難友面臨死刑前的燦爛笑容 by 林志鴻2022-10-082022-10-08 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湠台灣電影有限公司、攝影師謝三泰攜手籌劃「火燒島:流麻溝十五號」攝影展昨日開展,政治受難者蔡焜霖表示,希望台灣社會不要遺忘這群善良、富有正義感,卻被誤解的人。電影「流麻溝十五號」 6 日舉行首場媒體試映,出品人姚文智與演員徐麗雯、連俞涵等出席,700 名觀眾觀影過程不斷傳出啜泣聲。
【邱國禎專欄】台灣人成了國民黨的「漢奸、戰犯」?(之二)——中國人報復日籍台灣人巡查 by 邱 國禎2022-10-042023-11-01 從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政權自日本殖民政府手中接管台灣之日起,除了無止境的劫收豪奪,暴露外來政權的猙獰面目之外,就是以《戰爭罪犯審判條例》漫無標準地處理一批一批的「台籍戰犯」。不僅在中國「日佔區」日本機構任職的日籍台灣人,戰後先被視為「漢奸」,後來遭到檢舉為「戰犯」;戰後的台灣也有不少被檢舉以「戰犯」送審,到了一九四七年尤其達到最高潮。
緬甸民主派議員遭判死刑 印度面臨印緬邊境困境 by 蔡侯塞2022-01-252022-01-25 緬甸軍政府近日聲明稱,2021 年 11 月被捕的全國民主聯盟(NLD)議員漂扎亞導(Phyo Zeyar Thaw)因違反恐怖罪被判處死刑。此外,民運人士覺敏友(Kyaw Min Yu,常用暱稱 Jimmy)也同樣遭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到目前為止,軍政府已判處數十名反政變人士死刑,但緬甸幾十年來一直沒有執行死刑。
中正紀念堂轉型 文化部長:11月將展示蔣介石親批槍決、死刑公文 by 林志鴻2021-09-152021-09-15 促轉會日前提出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提議移除紀念堂內前總統蔣介石銅像,並於明年提交政府批准。對此,文化部長李永得 13 日接受蔡詩萍主持的廣播節目訪問時表示,促轉會的報告與建議內容仍須經由行政院討論,但中正紀念堂轉型一定要面對,才能弭平歷史傷痕。李永得也預告,中正紀念堂將於 11 月推出蔣介石檔案史料展,包括他在白色恐怖期間親批死刑等公文。
肇逃修法品質差 司改會批:有如趕期限的學生報告 by 麥聊2021-05-122021-05-12 行政院日(27)前將肇事逃逸罪的修法草案送到立法院,草案內容引發民間司改會的強力批評,司改會認為此不草案修法品質低劣,而且還違背大法官解釋第 777 號的解釋意旨,也與現行的法院見解不盡相符,根本無法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緬甸軍方單日屠殺82人 武裝聯軍攻打警局 by 艾格姆2021-04-132021-04-13 根據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的報導,緬甸安全部隊 2021 年 4 月 9 日一天就在商業大城仰光附近城鎮勃固(Bago)屠殺了至少 82 名民眾,導致該地區居民大舉逃往附近村莊。另一方面,10 日清晨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團體若開軍、塔安民族解放軍和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聯軍攻擊撣邦的一間警局,導致至少 10 名警察身亡。
【蕭良嶼】那些殺掉自己孩子的女人們 by 蕭良嶼2020-11-272020-11-27 在台灣最近宣判的單親媽媽絞殺子女案件中,從判決全文以及親朋好友的證詞裡,我們看到的是讓人感到困擾而且充滿討論空間的殺人者模樣…在這樣的社會案件中,我們該是檢討法官就夠了嗎?又或者這個社會裡有什麼是我們終究無能正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