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I+是需輔導的心理障礙?多校學生社團連署要求柯文哲道歉 by 林奕辰2023-11-192023-11-19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 15 日參加「2024 總統大選青年面試官」活動,被問及該如何改善 LGBTI+ 學生的校園處境時,將性少數群體的心理壓力描述為需要接受輔導治療的「適應障礙」,言論一出引發爭議。 對此,政大野火戰線、輔大工學小組、東吳難容社等多個大學學生社團昨(14)日共同發表聲明,譴責柯文哲將問題性別歧視的現象歸咎於性少數族群的適應能力不足,要求他收回該言論並道歉。
同志大遊行》17.6 萬人「與多元同行」 賴清德親自上街力挺 by 林奕辰2023-10-282023-10-28 一年一度的台灣同志大遊行於今(28)日下午登場,本屆主題為「與多元同行」(Stand with Diversity),共計有超過 200 個團體報名,總計 17.6 萬人參與。 活動開始前,總統蔡英文就在臉書上發文支持,並提及 2019 年同婚修法的不易。副總統賴清德則是親自上街參與遊行,並強調「婚姻平權」只是台灣平權文化的起點,未來會與大家在「多元同行」的路上一起邁進。賴清德也是唯一一位參與同志大遊行的 2024 總統大選候選人。
韓國《芭比》票房慘澹 怕被貼上女性主義標籤? by 林貝利2023-08-082023-08-08 芭比》在世界各地票房累計突破 10 億美元取得亮眼成績,但該電影在韓國卻表現平平。英國《衛報》引述評論家和女性運動倡議者指出,這是因為韓國市場不願接受一部以女性主義為主題的外國電影。
【報呱全世界】EP162 加害、受害、被害 & #MeToo ft. 范雲 by 編輯室2023-06-112023-06-11 我們邀請到的特別來賓,是甫從法院性騷擾案得到勝訴判決的立法委員范雲,從事性別運動多年,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她怎麼看藍綠政治圈的性平問題,以及國民黨立委陳雪生的性騷擾舉動及二度言語傷害。我們社會當前面臨到的性平問題是否能從性別教育、品德教育來改善呢?
【蕭良嶼】下一站:誹謗訴訟——MeToo的雙面刃 by 蕭良嶼2023-06-072023-06-07 從主軸是性別正義的《人選之人》熱映,到疑似偷拍女友裸照作為威脅的前國民黨員李正皓被民進黨提名引發劇烈反撲,時隔不過一個月。這個世界當然不會在一個月內改變,各種 MeToo 議題也皆非短期內發生,而是忍了又忍,終於無法再忍的結果。
國民黨議員黃浴沂檢討受害者「為何不鎖門」惹議 事後拒不道歉 by 林奕辰2023-05-262023-05-26 宜蘭一名女消防員去年於女宿浴室洗澡時,遭男同事闖入偷看,國民黨籍宜蘭縣議員黃浴沂昨(25)日卻質疑該名「為什麼不鎖門,是要引誘人家去看嗎?」離譜言論引發爭議後,黃浴沂卻堅決不道歉。對此,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表示,黃浴沂公開歧視、霸凌的言論才是真正消費且傷害當事人,呼籲黃浴沂議員檢討如此缺乏性平意識及同理心之言論,向當事人公開道歉。
大法官提名民間推薦截止 婦女新知籲應符合三分之一性別比例原則 by 林奕辰2023-03-312023-03-31 四位現任大法官任期即將屆滿,總統府「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已於月初成立並展開作業,各方推薦已於本週二(29)正式截止。婦女新知基金會發布聲明呼籲,大法官提名應符合「任一性別不低於三分之一」的性別比例原則,且大法官人選需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總統府應提供提名人選之性別人權履歷供大眾檢視。
中國惹惱法國 法國參議院304 : 0挺台參與國際組織 by 林志鴻2021-05-072021-09-15 法國參議院首度提出的「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工作」決議案經全院審議並投票表決,以 304 票贊成、 0 票反對一致通過,另有 19 名議員未投票。參議員們紛紛表示台灣參與有利人類福祉,外交部國務員也代表政府重申支持台灣的立場。決議文是由參議院外交暨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葛利歐(Joël Guerriau)及日前遭到中國駐法大使致函要求取消訪台行程的參議院友台小組主席李察(Alain Richard)等 20 多位參議員於 3 月 27 日提出。
失言暴走老人?密室喬王?東奧無可取代的三密阿伯:森喜朗 by Irin2021-03-082021-03-08 前些日子引起一連串風波,政治生涯老是被連結到「失言」的森喜朗,要如何認識這個人呢?本篇整理了幾篇日本的評論,一面被罵得狗血淋頭,但另一面又有人擁護他為他說話,來看看到底日本人怎麼看這個曾是支持度爆低的首相又是在政經界、體育界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人物。
誰是性騷擾的受害者? by 蕭良嶼2021-02-052021-02-05 2021 年一月,暱稱為「雞排妹」的演藝名人鄭家純在臉書上貼出一張公益捐款證明,她指稱自己受邀主持尾牙活動,受到尾牙公司老闆出言騷擾。雖然當下隱忍未發,但感覺非常不愉快,因此她說出事件始末,並且將該場次演藝所得捐出。在最初的貼文中,她並未點名所指的是哪間公司,但隨著網路上爭議擴大,有人支持她,也有人反對或質疑是否真有此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