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中朝威脅 美國太空軍將在日本新設司令部 by 陳怡菱2023-09-192023-09-19 美國太空軍計劃在近期於日本新設一個司令部。此舉旨在加速日美合作以應對擴大太空軍事利用的中國以及持續進行核武、飛彈開發的北韓。目前正在積極籌備,盼在年底前宣布。鑑於太空領域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此舉將強化駐日美軍,擴大與自衛隊的合作,還將支援日美韓即時共享北韓飛彈發射情報。
印度起飛?莫迪訪美簽署科技、太空、國防多項協議 美印聯手戰略布局 by 蔡侯塞2023-06-242023-06-24 美國總統拜登和印度總理莫迪 6 月 22 日在白宮會面,主要議題著重在對抗中國崛起的商業與國防協議。兩人在一個多小時不公開的會談後,發表聯合聲明指出東海與南中國海的情勢緊張,同時警告破壞穩定的行為。還強調國際法與航行自由的重要性。兩國也宣佈了關於半導體、關鍵礦產、技術、太空合作以及國防合作與銷售的協議。
洩露機密文件》中國正發展奪取敵方衛星控制權技術 並部署三倍音速高空無人偵察機 by 蔡侯塞2023-04-262023-04-26 根據日前洩露的美國情報報告,中國正在研發奪取敵方衛星控制權的先進網路武器,以期讓敵軍在戰時無法使用數位通訊或進行監視。此外,中國軍方可能很快就會部署三倍音速的高空無人偵察機,這一進展將大大增強中國監視能力,這可能也會讓中國在對攻台行動中迅速建立空中優勢。
2023年大熱門:太空產業 台泰澳印加緊腳步卡位 by 蔡侯塞2023-01-242023-01-24 2023年會是大大小小的國家之間競爭加劇的一年,特別是在外太空的「領土主張」。除了歐美先進國家之外,在亞洲,台灣國家太空中心於1月1日正式改制成行政法人,並朝太空產業在地化前進。日本則率先重新定義傳統上由國有企業主導的太空業務,允許私人太空實體開採和販售太空資源。而中國也公佈,到2045年要成為具有自主發展太空基礎建設和治理體系能力,而不是共享的國際太空站。
美日緊盯紅色供應鏈人權問題 美國擬將美日安保擴及到太空領域 by 艾格姆2023-01-112023-01-14 美國和日本1月6日成立工作小組推動紅色供應鏈中的人權和國際勞工標準,同時關注中國對待維吾爾穆斯林的人權狀況,也會邀請其他國家加入這個小組。《日經亞洲》9日報導,美國正在準備將日本的國安保護傘擴展到太空領域,保護跟軍事任務相關的衛星。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美東時間1月13日訪問白宮,跟美國總統拜登會晤。
俄烏戰爭下的太空難題:歐美–俄中太空陣營一刀兩段劃清界線? by 艾格姆2022-07-202022-07-20 美國太空總署跟歐洲太空總署6月時舉行首次的網路直播會議,雙方討論了俄烏戰爭開打後的太空事務前景以及聯合任務。一直以來有不少政治人物呼籲歐美應該要跟中國和俄羅斯斷絕太空計畫的往來,美國歐洲也確實凍結跟俄羅斯的太空相關計畫,但是太空站營運的現實卻是美俄等國際太空站的營運以及太空人員的支援仍得相互依存,因此俄烏戰爭也讓地球外國際太空站之間的關係複雜化。
解析2022北約戰略構想》宋承恩:北約對中國是「站起而非跪下」 by 林志鴻2022-07-082022-07-27 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指出,2022 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戰略構想,已經清楚表達防禦的目標,並超越 1949 年剛成立時的戰略眼光。第一是捍衛會員國領土的完整、不受侵略;第二是共享彼此的價值,以對抗獨裁者;第三是回應俄羅斯及中國對於國際規則的挑戰,包括英國和澳洲都分享過受害經驗,北約認為「你說過的話要算數,如果講話不算話就無法繼續溝通」。
日本第2支宇宙作戰隊將成軍 監控人造衛星是否遭電磁波攻擊 by 陳怡菱2021-11-192023-09-19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 14 日前往航空自衛隊防府北基地(山口縣防府市)視察,並表明將在明年度在該基地新成立「第 2 宇宙作戰隊」對電磁波妨礙人造衛星的活動進行監控。
「火箭阿伯」接掌航太中心 吳宗信:讓台灣迎接太空經濟 by 麥聊2021-08-042021-08-04 有「火箭阿伯」暱稱的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吳宗信,已於 8 月 2 日接任國家航太中心主任。吳宗信教授曾任 ARRC 前瞻火箭研究中心創始人兼主任,後來返回交大教書後,仍持續研發火箭,接任航太中心主任後,吳宗信教授說,希望能夠替台灣建構太空科技能量,並且促進完整的太空產業鍊。
(影片)世界首個民間太空清道夫 日企實驗以人造衛星清太空垃圾 by 陳怡菱2021-03-262021-03-26 實驗太空垃圾(space debris)清除技術的日本人工衛星 ELSA-d在日本時間 22 日下午 3 點 07 分,從哈薩克的太空基地透過俄羅斯的火箭發射升空,當天晚上進入地心軌道。這是民間企業在世界首次嘗試以人工衛星回收太空垃圾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