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和平而戰─成形中的台美日同盟》賴怡忠:台海議題已國際化 台灣防衛意志是國際觀察重點 by 蔡侯塞2023-02-022023-02-03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台灣安保協會、台灣制憲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共同舉辦「為和平而戰─成形中的台美日同盟」座談會探討,中國武力侵台的企圖日益明確清晰。其中,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認為,台海問題已是國際議題,美日等大國也以具體的在籌劃因應戰略,並提及台灣在應對中國軍事侵擾進逼的情況下,在軍事資源分配該考慮到哪些重點。
日經亞洲:美國擴大國民兵對台灣軍隊的訓練 by 謝時2023-01-212023-01-21 《日經亞洲》(Nikkei Asia)1 月 20 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早在 2022 年春季前就已開始訓練台灣軍隊。美國政府主要用意為擴大對台灣軍隊的訓練範圍,以加強對中國的威懾力量,並深化與台灣的合作 —— 因為國民兵為烏克蘭軍隊進行的演練有助於烏克蘭抵禦俄羅斯軍隊的入侵。
日英同盟百年後復活?雙方簽署軍隊相互准入協定推進安全合作 by 陳怡菱2023-01-132023-01-13 正在訪問 G7 成員國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第三站來到英國。並於當地時間 11 日下午在英國倫敦的倫敦塔與英國首相蘇納克進行會談,雙方簽署了「相互准入協定」,以簡化自衛隊和英國軍隊為聯合軍演等相互訪問時的手續。並再次確認加強在安全方面,以及與義大利在聯合開發下一代戰鬥機上的合作。也強調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宋承恩】張競別鬧了!美國對台灣海峽法律地位之立場並未改變 by 宋承恩2023-01-072023-01-07 論者張競教授有謂美國第七艦隊1月5日的最新新聞稿中,並未使用「國際水域(international waters)」一詞,推敲出「美軍必會放棄使用international waters定位台灣海峽」的結論,完全沒有道理。相反的,美國並未改變立場或政策;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改變。台灣海峽中存在國際水域是鐵一般的法律狀態。
美國《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台灣相關條文全收錄 by Joyce Lin2022-12-242023-03-09 美國總統拜登已於12月23日(五)簽署《2023年國防授權法》,其中有多處針對台灣及台海局勢的條文。先前美國眾議院通過的「台灣政策法案」中部份關於台灣防衛的內容被放進2023年會計年度的國防授權法,但一些引起廣泛討論的條文,像是當中國對台灣的「侵略顯著升級」情況下加以制裁,或是提議賦予台灣「主要非北約盟友」地位等條文也條列法案當中。
【宋承恩】《不投降承諾書》之辨正 by 宋承恩2022-11-182022-11-18 自從民間團體推動簽署《不投降承諾書》以來,各方政治人物對此多所爭議,雜音甚多。有的推說沒有強制力、沒有意義而拒簽;比較直白的說這運動「很白痴」,詞窮無法迴避時則粗暴地叫人「去死」。本文將很誠實地討論《不投降承諾書》簽署運動的意義。本文主張這個運動是審酌內外情勢,正面嚴肅地對應台灣當前的安全威脅。
【報呱全世界】EP131 晶片產業寒冬?美中晶片戰正火熱 ft. 陳冠憲 by 編輯室2022-11-062022-11-06 本週特地邀請可樂(陳冠憲)再回到節目裡,跟我們分享他最近研究美中晶片戰的心得。在這樣的脈絡下,台灣內部有特定人士刻意炒作「晶片去台論」的目的又是什麼?可能發生嗎?「台積電經驗」如此容易就可以在美國複製嗎?另外,在美國出口圍堵、壓制中國的晶片產業,目前的狀況為何?
戰略清晰:日本擬將「不允許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寫入安保戰略 by 陳怡菱2022-10-142022-10-14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研擬在今年年底進行修訂的外交/安保長期政策指引「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對於中國在台灣海峽的軍事施壓,將明確記載「不允許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而日本政府也正在協調在新修訂的安保戰略中,新增前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自由且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以及日美澳印之間的「四方安全對話」架構等被視為「對中包圍網」的外交政策。
中國對澳洲伸出橄欖枝?王毅表達中國有意與澳解決分歧 by 蔡侯塞2022-09-282022-09-27 有別於過去對澳洲態度的強硬,中國外長王毅在聯合國大會期間舉行澳中雙邊會晤後表示,北京願意跟澳洲一道解決兩國之間的分歧。澳洲外長黃英賢表示,儘管存有分歧,但澳洲的目標是跟中國建立穩定的關係,尤其是在貿易方面,同時呼籲北京利用其作為大國的影響力協助結束烏克蘭戰爭。不過,黃英賢也說兩國關係要恢復到以前那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媒Politico:中國若侵台,德國為保經濟將袖手旁觀 by 王雪俐2022-08-142022-08-14 今年 3 月下旬,美國《政客雜誌》駐柏林首席歐洲特派員卡尼茲尼奇(Matthew Karnitschnig)曾發表一篇尖銳文章,稱整個德國政壇都是「蒲亭好用的傻子」,抨擊毫不留情,8 月 12 日他又以德國外交政策為題,直言即使中國入侵台灣,德國也不會與其他西方盟友一起制裁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