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上升的中國風險 日商開始縮小、轉移中國業務 by 陳怡菱2023-11-212023-11-21 近年來,由於中國在地緣政治、投資方面的風險不斷加大,除了政府層級考量的經濟安全以外,日本企業也紛紛重新評估其在中國的業務。面對這些風險,企業積極推動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度,並縮小業務規模以應對中國景氣低迷和市場急劇變化。
拒絕中國資訊產品的理由?小心個資直送中! by 陸 瑪丁2023-11-182023-11-18 位在巴爾幹半島的國家塞爾維亞,因為加入一帶一路計畫,於上月底受中國捐贈的新式移動掃描機並安裝在邊境。但這些進口的中國機器及技術卻引發了一系列的資安問題。
系統性對手?短時間內無法消弭的歐中歧見 by 譚義雷2023-11-152023-11-15 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 11 月 14 日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以「重建雙方互信」為題發表演說,指稱歐盟近年來採取「去風險化」的思維,是充滿獨斷、片面,將政治考量強加在經濟事務之上的想法。所謂降低對中國原物料、太陽能面板、電池等產品的依賴,對中國的電動車、風力發電機組展開反補貼調查等,本質上也是有違世界貿易組織規範的保護主義。
紅色滲透無孔不入 藍白候選人進國會成傀儡? by 江 珀石2023-11-092023-11-09 2024 大選將至,台灣選舉早已籠罩在紅色陰影中。今(9 日)民進黨舉行「穩潔連線戳破中共假面」記者會,揭露完整中共介選的傳播鏈。同時也質疑,佔據公共論壇多時的「藍白拖」未來恐怕成為中共安插在台灣國會的「紅色木馬」。
大追捕時代開始?中國無預警拘留美日英等外商員工 by 陳怡菱2023-10-242023-10-24 根據日媒報導,日中消息透露一家在中國從事金屬貿易的日本企業與一家中國國有企業,各有一名負責稀有金屬業務的中國員工,3 月份於北京和上海幾乎在同一時期遭到中國當局拘留。中國當局似乎懷疑他們可能涉嫌外洩稀有金屬相關技術的情報。除此之外,美國、英國的跨國企業在中國的據點也在今年陸續遭到中國當局突襲檢查,不透明的調查引起當地外國企業的不安。
中俄間諜猖狂!歐美反制效果有限 怒嗆:不知羞恥 by 陸 瑪丁2023-10-072023-10-08 過去數月中,英國、挪威、及美國警方接連破獲多起疑似情報人員及間諜滲透的案件,而背後多為俄羅斯與中國所為。英國《金融時報》指出,由兩國主導的間諜活動在全球盛行,並對各國造成國安威脅。同時,俄國、中國也以不明確的間諜罪嫌,任意逮捕歐美人士作為反制,可見兩方的衝突正向下一般民眾延燒。
外資大出逃 對中直接投資驟降87% by 林貝利2023-08-152023-08-15 外資對中國的投資持續在減少。今(2023)年第二季 4~6 月外商對中直接投資(FDI)創下 1998 年有紀錄以來的最低紀錄。擔憂美中在科技領域的對立加劇,以及對中國對外開放的懷疑,都是造成這種情況的背後原因。如果因為外資出走導致經濟脫鉤,將不僅影響中國,也可能影響全球經濟。
中國兩部惡法威脅全球 台灣基進:陸委會應跟進美國國務院旅遊警示 by 潘柏廷2023-07-052023-07-05 中國近日修訂通過《對外關係法》和《反間諜法》,兩法皆可以危害國家為由對外國人士進行通緝與拘捕,美國國務院對此也發布第三級旅遊警示,呼籲美國公民重新考慮至中國旅遊,台灣基進今(5)日針對該議題召開記者會,認為兩部皆該正名天朝法案,更呼籲陸委會應跟進美國國務院旅遊警示。
中國通過對外關係法被美國列3級旅遊警示 王定宇:台灣人也應注意風險 by 林志鴻2023-07-042023-07-04 中國日前通過「對外關係法」,並由國家主席習近平公布自 7 月 1 日起實施,修訂版的「反間諜法」也於 1 日生效。美國當局建議公民「重新考慮」是否前往中國旅行,以避免中國當局任意執法、禁止出境以及錯誤拘留的風險。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台灣人也應該注意這件事情,所謂「危邦不入」,要注意外籍人士在中國的恣意逮捕風險提高。
香港「回歸」26週年 民進黨痛批:東方之珠淪為噩夢之島 by 林奕辰2023-07-012023-07-01 今(1)日是香港主權移交中國 26 週年,香港特首李家超稱香港的政治局勢已大致平穩,但仍需「居安思危」,呼籲市民自發維護國家安全、全面貫徹「一國兩制」。此外,還向媒體宣示要儘速完成《基本法》第 23 條立法。 民進黨則呼籲,中國政府應停止對香港人民的威權壓迫,還給香港人高度自治的民主法制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