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報呱世界新聞選摘@歐+非洲(2019/11/14-11/20)

杜拜航太展登場 空巴、波音等航太商競逐各國與印度訂單

杜拜航太展 11 月 17 日開幕,歐、美各國航太與軍火公司爭奪各國訂單。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馬克統國際機場(Al Maktoum International Airport)舉行的杜拜航太展,始於 1986 年,與巴黎航太展同為兩年一次的雙年展。近年隨著中東與亞太國家民航機、航太零組件與軍火設備需求的增加,杜拜航太展已成為國際上交易訂單最大的航太展,也是各航太產業公司的重點參與的商展。

本次航太展上,以歐洲空中巴士(Airbus)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所屬的阿提哈德航空(Etihad Airways)展開雙邊磋商最令各方矚目。雙方就原阿提哈德下訂空巴 A380 機型轉換為 A350 機型、A320 NEO 機型進行談判,雖然阿提哈德會轉換成多少架 A350 機型訂單仍是個未知數,但已經足以證實原先傳出阿提哈德將追加波音訂單以替換空巴 A380 計畫,已然告吹。

空中巴士(Airbus)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所屬的阿提哈德航空(Etihad Airways)展開雙邊磋商最令各方矚目
(圖/pixabay)

另一方面,為爭取印度新一輪空軍機隊擴張,包括瑞典紳寶航太(SAAB)的 JAS-39 獅鷲戰機、法國達梭(Dassault Aviation)的飆風戰機(Rafale)、歐洲航太(Eurofighter GmbH)的颱風戰機(Eurofighter Typhoon)、美國波音(The Boeing Company)的超級大黃蜂(F/A-18E/F Super Hornet)均派出團隊爭奪這筆近年最龐大的訂單。

印度於 2016 年 9 月以 78.9 億歐元(約 2700 億台幣)向法國達梭下訂 36 架飆風戰機,之後又追加了另外 36 架,首架飆風戰機於 2019 年 9 月返印後,印度軍方表示,自 2008 年開始推動「中型多功能戰鬥機(Medium Multi Role Combat Aircraft, MMRCA)」後,除自行開發的光輝戰機(HAL Tejas),以及向法國達梭訂購總數達 72 架的飆風戰機外,包括現役的米格 21(MIG-21)、米格 27(MIG-27)等皆服役超過 30 年,未來也將有規模達到一百架的新機需求,印度呼籲各家業者能以最貼近印度的需求為考量,向印度提出新一代戰機的計畫案。預估印度新一波採購的規模最少達 50 架,預算約為 55 億歐元(約 1884 億台幣)。

德國颱風式戰機(Eurofighter Typhoon)(圖/Julian Herzog/CC BY 4.0)

除傳統民航機、航太軍火外,本回杜拜航太展舉行前,美國在 16 日於內華達州的「2019 奈利斯空軍基地國家航太展(Nellis AFB Aviation Nation 2019)」上,首次展演 F-35 戰機高機動性性能飛行的科目。雖然並未如同 F-22一樣配備向量推進器,F-35 於該航空展上依舊展示出不輸給 F-22,或俄羅斯蘇愷57型戰機(Suchoi Su-57)的高機動飛行能力,打破長期 F-35 機動性不佳的傳言。此回杜拜航太展,美國也將公開 F-22 與 F-35 的飛行展示,輿論指出,此舉主要向美國國內反對擴增空軍,以及對戰機性能質疑者做出回應。

新聞來源:
2019/11/18 德國之聲(Deutsch Welle)Dubai-Airshow 2019 ist eröffnet
2019/11/19德國世界報(die Welt)DUBAI AIRSHOW: Boeings Probleme bringen Airbus wohl satte Gewinne
美國「2019 奈利斯空軍基地國家航空展(Nellis AFB Aviation Nation 2019)」
2019/11/15 8newsnow Aviation Nation starts this weekend at Nellis Air Force Base

 

歐盟2020預算紛爭達成協議 僵局暫解

歐盟輪值主席國芬蘭於 11 月 18 日晚間證實,歐盟 2020 預算爭議已達成初步協議,2020 年總預算規模將達到 1680 億歐元(約 5 兆 7 千億台幣)。

此回歐盟執委會為了處理氣候變遷、邊界管制、伽利略導航系統(Galileo)等議題上,整體預算將有所成長,以支應額外的項目與細項。此次預算中有 21% 將用於對抗氣候變遷及能源轉型的調整上。另外,在農業、漁業與生物多樣性方面,將有規模達 600 億歐元的預算,占整體預算 35.7%。各方所關注的「縮小區域不平衡、發展在地經濟與弭平社會差距」的預算上,預計將支出 590 億歐元,占約 35% 的比重。教育與科學研究發展,以及歐盟近年極欲打造自身所能掌控的伽利略導航系統,其預算規模為 250 億歐元,占比為14.8%。

歐盟成員國高度爭論的邊境管制與難民問題上,預計將支出 140 億歐元,占總體預算比重達 8%,創下歷史新高。原先歐洲議會僅同意撥款 1531 億歐元預算,後在各方爭辯下,為顧及難民議題與經濟發展,最終仍同意追加到 1680 億歐元的規模。德國仍為歐盟預算最大的捐助國,歐盟預算經費中的 25% 皆來自於德國的捐助。德國代表要求在良好的財政紀律下,歐盟執委會與歐洲議會必須確保預算使用上的優先順序,並避免最終因經費不足而動用預備金,造成財政控制上出現了無法預期的挑戰。

歐盟成員國長期以來就歐盟預算使用優先順序,以及預算規模有著極大的分歧,近年則因難民問題及自主科技掌控的考量,成為各國較有共識提高預算的領域。其他包括區域發展、社會福利等項目上,各成員國的認知與想法皆有相當大的落差,也使得擔任下半年度輪值主席國的國家,往往面臨難以讓各方達成共識的困境。

新聞來源:
2019/11/16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Parlament und Staaten weiter uneins
2019/11/19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Der EU-Haushalt für 2020 steht

 

北約高峰會前哨戰,美、德、法立場分歧?

北約將於 12 月 3 日、4 日於英國倫敦舉行高峰會,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希望北約能於該次峰會上,就北約未來的方向與路線做一次辯論,釐清北約與歐洲、北約與大西洋兩岸之間的關係。

馬克宏接受訪問表示,將會與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舉行雙邊會談。先前馬克宏接受英國經濟學人專訪,就北約問題提出強烈的抨擊後,包括德國、歐盟等皆相繼回應馬克宏,認為馬克宏的立場不等於其他成員國家的立場。觀諸歷史脈絡,法國疑歐路線並非是首次出現,法國也曾退出北約,直到 2009 年才重新加入。

北約高峰會前哨戰,美、德、法立場分歧?(圖/The Kremlin Moscow/CC BY 4.0)

法國針對美國近來在北約多次未知會成員國而逕自行動一事,以及土耳其多次與北約、歐盟針鋒相對等事件頗有微詞。另外,美國總統川普就北大西洋公約條約第五條中,「一旦成員遭受攻擊,北約其他成員國須有義務協助」有所異議,川普也多次公開呼籲歐洲的成員國負擔更多的責任與義務,其談話曾引起歐洲盟邦,對美國於歐洲大陸軍事部屬與防衛力量是否減縮感到擔憂。德國從前任國防部長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到現任部長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皆帶頭表明德國將增加國防經費,也呼籲歐洲應該團結,而非在此論戰、分裂。

德國擔憂,一旦北約出現裂痕,若又有重大危機發生,身處歐陸中心,同時是東、西歐交會第一線的德國,將無可避免地被捲入危機之中。這對二戰後經歷冷戰第一線的德國來說,是一個極盡全力都要避免出現的情況。 德國外長馬斯則提議,由北約秘書長領導,成立一個新的委員會,專職北約內部行動協調與政策辯論,避免北約再次陷入多頭馬車的困境。

新聞來源:
2019/11/20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Maas wirbt für deutsche Reform-Initiative
2019/11/18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Verhältnis am Tiefpunkt
2019/11/17德國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Macron will Grundsatzdebatte bei Londoner Nato-Gipfel

 

支持台灣議案 德國將就台灣議案召開聽證會

前不久德國聯邦議會有一項連署要求德國政府說明,為何德國不願意承認台灣。依據連署時程,德國眾議院將於 12 月 9 日召開聽證會,就「一個中國政策」做出說明,而這將是德國首度公開解釋「一個中國 」,以及「台灣問題」的時刻。

台灣駐德國大使謝志偉日前公開說明,已找到該連署案的德國發起人。發起人名叫 Michael Kreuzberg,來自德國東北部的羅斯托克,縱然提案內容有些許對台灣背景的誤解,但這份提案仍成功獲得超過 5 萬份的連署,有機會尋巴勒斯坦的模式,在德國政界開起一個辯論的機會。

德國自民黨(FDP)在眾院外交委員會的議員 Frank Müller-Rosentritt 說,台灣就如同韓國、日本一樣,是東亞穩定的民主政體之一,同時也是德國在東亞的夥伴之一,當德國國會多數議員都支持所謂的一中政策時,但並不代表不可以為台灣參與國際社會做出努力。

駐德代表謝志偉與「德國與台灣建交」請願案提案人在柏林見面,交換意見。
(圖/翻攝自謝志偉臉書)

當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承認所謂的「一個中國政策」,但多數國家對台灣問題往往是用「知道、認識、了解」等詞彙去描繪台灣的國際地位與狀況,甚少談論關於台灣地位的問題。這份連署同時也突顯了德國政界的窘境,根據明鏡周刊報導,為了避免與中國的關係陷入緊張,德國眾議院一開始是拒絕公佈該請願案,並連繫請願案發起人 Michael Kreuzberg,告知這個案子不利於德國的國際關係。最後在德國綠黨要求與施壓下,聯邦眾院礙於壓力,還是地公佈了該請願案,才有後續超過 5 萬人的連署,以及必須召開聽證會的過程。

另一方面,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已公開證實其 2020 國防預算將會成長,並成立國家安全會議的組織,同時將會更積極的在包括東亞、北非、中東的區域安全上,有更進一步的參與。德國海軍是否因此會如其他西方盟國軍艦一般通過台海,卡倫鮑爾並未有所表示。然近年在德國身為非常任理事國成員,以及美國希望其盟邦能更身入的參與其在印太戰略上的行動,未來德軍在亞太地區必然將有更高的機會參與活動。

延伸閱讀:
報呱台灣新聞選摘(2019/11/6)「德國與台灣建交」發起人:唾棄共產政權 台灣是運作良好的獨立國家

新聞來源:
2019/11/16 德國明鏡(Der Spiegel)Petition bringt Auswärtiges Amt in Erklärungsnot

 

瑞典頒獎予香港銅鑼灣書店股東 瑞典中國衝突再起

瑞典於 11 月 15 日將 2019 年「圖霍夫斯基獎(Tucholsky Prize)」頒給香港銅鑼灣書店股東桂民海,表彰其在捍衛言論自由上的奉獻與犧牲。瑞典此舉引發中國強烈譴責與抗議,中國駐瑞典大使桂從友接受瑞典廣播 Sveriges Radio 專訪指出,瑞典頒獎給桂民海,有嚴重的誤解與錯誤資訊的理解,亦傷害了中國人民對瑞典的情誼。中方堅決反對將圖霍夫斯基獎頒發給桂民海,並發出強硬聲明指出,若瑞典文化部長出席該活動,將被禁止入境中國。

桂民海(圖/獨立中文作家筆會)

瑞典文化部長林德(Amanda Lind)出席頒獎典禮時表示,言論自由是一種必須的權利,這在許多國家是難以想像的權利。主辦方瑞典筆會(Svenska PEN)則於頒獎現場空出桂民海的位子,象徵無法到場的遺憾,以及對中國言論自由的關注。針對中國的抗議,瑞典首相勒夫文(Stefan Löfven)於 15 日回應指出;瑞典不會因為威脅,而有所退讓。

針對桂民海一事,瑞典筆會主席克萊門特(Jennifer Clement)表示,桂民海無懼於中國打壓而揭露了許多真相,迄今仍遭到中國關押,這突顯出言論自由的威力可以讓一個政體感到害怕。這也是近期瑞典從媒體政論節目嘲諷中國、桂民海遭綁架一事、中國遊客在瑞典的爭議行為後,再一起挑起瑞、中衝突的事件。

瑞典文化部長林德(Amanda Lind)(圖/News Oresund/CC BY 2.0)

桂民海於 1988 年留學瑞典,於 1989 年天安門事件後取得瑞典國籍,並在瑞典哥德堡大學任職到 1999 年。於 2012 年在香港成立傳媒公司,並於 2014 年收購銅鑼灣書店,並繼續營運開書店。後於 2015 年 10 月 17 日於泰國帕塔雅(Pattaya)遭不明人士綁架後失蹤,中國中央電視台則在該月播放桂民海認罪的影片。瑞典與中國多次交涉釋放桂民海,都遭中國拒絕。2018 年 1 月 20 日,桂民海在兩名瑞典外交官陪同下,原訂前往瑞典使館做進一步的醫療處置,不料卻在火車上遭中國公安強行帶走,引爆瑞典與中國的外交風波迄今。

報呱小教室
圖霍夫斯基獎(Tucholsky Prize)
圖霍夫斯基獎是紀念二戰時期德國作家庫爾特.圖霍夫斯基(Kurt Tucholsky)。圖霍夫斯基是德國威瑪共和時期重要的記者、評論家、作家,曾多次發表評論,針對當時崛起的國家社會主義(Nationaler Sozialismus,又譯為納粹主義)提出警告,後逃亡瑞典哥德堡。後人為紀念其對言論自由的捍衛,於瑞典創設「圖霍夫斯基獎(Tucholsky Prize)」,在德國另有「庫爾特.圖霍夫斯基獎(Kurt-Tucholsky-Preis)」,由庫爾特.圖霍夫斯基協會(Kurt Tucholsky-Gesellschaft)每 2 年頒發一次,獎勵、表彰對新聞自由以及出版自由的捍衛。
香港銅鑼灣書店

新聞來源:
2019/11/10 瑞典每日新聞 Kina kritiserar svenskt yttrandefrihetspris: ”Kommer att drabbas av konsekvenser”
2019/11/15 德國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Kurt-Tucholsky-Preis für Margarete Stokowski
2019/11/15 德國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Chinas Zynismus
2019/11/15 德國文化廣播之聲(.deutschlandfunkkultur)China droht Schweden wegen Ehrung von Minhai
2019/11/15 中國駐瑞典大使館聲明